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浅析剧场舞台装台、演出、拆台时的注意事项

来源:深圳大剧院剧场技术部     作者:杨东生    编辑:数字音视工程    2010-03-16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姓名:*
手机:*
职位:
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咨询内容:
验证码:
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确定

浅析剧场舞台装台、演出、拆台时的注意事项

  作者:  为了确保剧场舞台在装台、演出和拆台工作时的正常进行,舞台上的安全管理和灯光、音响、吊杆各专业技术的安全,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各种形式节目的制作,各种新型材料的时兴应用,机电设备的多样性和大功率的灯具、电脑灯以及LED显示屏的投入,除了给节目带来精彩、刺激的效果外,同时也给舞台安全管理和各专业技术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问题。在装台、演出和拆台过程中,从舞台天棚葡萄架的设备,到1---4号渡桥和假台口、柱光、吊笼、耳光、面光等上吊挂的各种灯具,吊杆吊挂的硬景、软景及各种景片等舞美装置,升降台、推拉台、转台、吊杆吊挂音箱、吊杆吊挂话筒、还音板、以及升降乐池等都必须做严格的安全要求和细致的操作、维护管理;除了完善的安全措施和坚持安全作业外,还要注意每一场(次)的装台、演出、拆台的安全规范要求,最大限度的杜绝安全隐患,以确保舞台装台、演出、拆台的正常进行。否则,任何细小的疏漏、失误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无法弥补的设备损坏乃至人员伤害。

  由于长期在舞台上工作,对每一场(次)节目制作过程中,发现有些是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状况下进行装台和制作的,随时都有可能伴随着各种突然发生的事件的情况下进行的,这就要求我们谨慎地做好每个具体环节上的工作;下面 我想就关于舞台安全管理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

  一、 容易发生事故的不同阶段

  通常,舞台的安全事故多发生在装台、节目演出、拆台三个不同性质的不同阶段,随着场地的使用率不断增加,装台、拆台也日迄频繁,我们必须控制事故率降到最低。

  1、装台

  装台是演出节目制作的开始。没有计划、没有秩序的装台如同“赶集”;多工种同时进场,大量的道具、灯具、音响设备等拥进场地,各类器材任意堆放;因为装台时间紧,大家就抢时间、抢速度;设备层、渡桥、二、三层走廊道、舞台面上全是工作人员;灯、景吊杆参差错落;各类电器、灯箱线路无序架、搭、接等,虽有统一指挥,但还是各行其是,没有协调、沟通与谦让;这些现象都是严重违反操作规程、忽视安全规范的要求,是酿成事故的主要根源。

  2、节目制作、演出过程

  在节目制作、演出过程中,由于演出团(或者是主办方请来的)灯光控制设备的老化,零部件、线路受潮、鼠咬,演出过程中造成短路、失控,甚至电气火灾;制景工艺缺乏合理性、科学性,选材、制作不当,舞台升降台超载、吊杆吊挂景物超重,行车轨道受阻,液压传动卡塞,造成演出过程中零部件松动、坠落、道具倾斜、甚至场景垮塌;工作人员疲劳、大意,违规操作;一些意想不到情况也有可能会发生,譬如饮茶不慎倾倒于(调光台、调音台)操控台面,造成控制设备失控等,给节目安全生产直接造成严重威胁,酿成重大事故的案例都有发生;有前车之鉴,我们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装台时如果忽视了安全,那么,就会埋下了事故隐患,在演出过程中稍有疏忽,必然造成严重后果,这一点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3、拆台

  拆台是一台节目或晚会真正意义上的结束。这时候,安全意识被解除,安全规程被忽略,然而,事故往往就在这个时候发生。

  为什么呢?认为观众走了,演员也离开舞台了,这下该轮到我“表演”了,所以就上演了“事故”。思想麻痹,精神松懈,不按规程操作,野蛮拆台,摔坏设备,损毁器材,在国内,甚至砸伤人员的现象都有,也有人员摔伤、甚至有摔死的记录。

  拆台是给舞台“松绑”。高空作业必须系紧保险绳,必须配用工作绳,以避免失手、失足,避免物件失控或随意下扔。可是,我们有些工作人员、甚至是专职工作人员,就是喜欢“空中飞人”,我们一定要有安全防范意识,防止出现意外事故。

  另外,不注意、也不及时清理装台、拆台派生出来的废弃物,当然,被铁丝、钉子、木碴、玻璃碎片等其它锐器利角划伤、碰破手脚也就在所难免的了。

  二、 安全管理

  安全,不是狭隘的简单“防火”。防火固然非常重要,但那些我们看不见的“火”应该怎样预防?那些容易引发灾害的隐患我们应该怎样根除、杜绝?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怎样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恐怕这才是最重要的。

  舞台上的安全管理是多层面、全方位的。是相对集中的“公共娱乐场所”、“公共安全”就应该成为舞台上理所当然的首要事宜。这里,我想先和朋友们一起讨论除“警务安全”之外的生产安全; 我们也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来讨论。

  1、基础设施安全管理

  基础设施对剧场而言,就是剧场内所有提供节目制作的"原始"设备。在深圳大剧院,它包括:结构层、设备层、设备层以下空间器材、二层走廊道、三层走廊道、舞台地面设备物品以及剧场灯光控制室、音响控制室、吊杆控制室,演员休息室、化妆室、服装室等。各方位的安全管理,如有疏漏,必然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舞台上节目制作。因此,对每一个环节的安全防范,必须慎之又慎,主动防护,才能避免损失,确保剧场和舞台上工作安全。

  1)结构层,顾名思义,是承载供节目制作需要的器材设备的基础构架。结构层的自重和负重量对于舞台上安全是第一重要的,也是关键性的。

  原始结构层我们采用的是钢架结构。安装了安全网,完善了机电接地安全保护。舞台上以及相关位置配置了1211灭火器。

  2)设备层,a、吊杆部分在葡萄架上面安装全部吊杆升降电机系统、在中间层有安装吊杆升降数码终端柜和信号通信线路;b、灯光部分在葡萄架至中间层有安装灯具扁平电缆线和换色器信号线等;并铺设了剧场 90 % 以上的照明灯具电缆线等;c、音响部分在中间层和舞台底下铺设数字调音台的光纤线路和话筒信号线路线等。

  设备层上要定期清洁,要把装台、拆台后废弃的铁丝、木棒或其它材料的废弃物全部清出设备层,以防塞卡、阻断其它设备正常运行,或造成电器短路,酿成事故。设备要定期清扫、润滑、紧固,杜绝松动、坠落的现象。

  在装台和拆台操作中的任何一个失误,都有可能酿成损失或灾祸。因此,对舞台上设备的检查、维护、管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要定期清洁、加油、紧固外,还应做细致的检察,如灯具挂钩是否松动,灯具遮扉是否灵动,色纸夹是否牢靠,接插件是否吻合,电源线是否老化、与灯壳是否贴近、保险绳有没有装好等等。决不能心存侥幸,不然,发生了事故将永远无法挽回。小到一颗螺丝,轻到一张滤色纸,都不能让它坠落,否则,观众的安全心理效应将会由此而紧张、紊乱,一段时间以后才能恢复平静。

  3)二层走廊道是连接地面与设备层的重要通道,也是重要的消防通道。走廊道下面衍设了空调气流管道,以调节舞台上底层空间温度。在舞台的后边墙上设有两个配电箱和各种规格的插座供演出团和租场单位使用。

  4)舞台灯光控制室是剧场节目灯光制作的重要场地,可控硅房是配电枢纽,调光控制台是灯光系统的心脏,一旦发生故障,必将影响节目制作。因而,灯光控制室、可控硅房是检查、维护的重点。

  5)演员休息室、化妆室、服装室、走廊等,表面上看,这些场所不可能有安全事故发生,可情况完全不是这样,重大事故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发生了。

  加强这方面工作的安全管理,增强这方面安全管理工作意识,是杜绝以下事故发生的前提。

  (尽管以下属于另一范畴的安全管理问题,也有提示的必要)

  服装室里烫衣服,熨斗引发火灾;扣子掉了、鞋带、裤带没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难道就不是事故吗?

  化妆室里嬉戏,抹花了脸再化一次事小,可眉笔扎伤了眼、卡针刺破了头就不再是小事了。

  走廊通道上吸烟,烟头洞穿演员服装;随意往地上泼水、吐痰,地面滑、以至摔伤演员;走廊通道里堆放道具,撞伤演员,撞坏物件等事故,也是经常发生的。

  可以说,基础设施安全管理,是剧场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应贯穿于我们的各个工作环节,只有这样,才能把事故隐患解决于萌芽状态。经常性的对设备安全状况进行检查,可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提出可行性的指导意见、监督和使用条款,并按正确的程序方法和规章制度进行操作。

  2、进入现场安全作业

  演出团和租场单位在进入剧场作业前,应与剧场管理部门取得联系,以便得到相应的支持与配合。双方确定工作责任范围,安排好工作日程。在各类物品、各种道具进场、装台、对光、合成、彩排、录制、直播、拆台、撤除的全过程中,双方都应安排各自的责任人在现场对各自的工作范围进行指挥,并对现场安全负责。同时安排人员对各自的系统进行安全检查。

  对节目中必须表现、但又被禁止的行为,例如:器材、器具、烟花、明火、爆炸效果等,(包括枪支使用)应提前向主管部门申报,并需要接受公安消防检查、批准、监督。再如:川剧《吐火》用的煤油、松香,“烛光效果”用的蜡烛和点燃后对持用的演员、特别是对小演员的管理。

  有意识的加强在节目制作前的安全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是确保舞台上节目制作、演出、录像和直播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让进场人员了解基础设施状况,剧场工作人员也要了解进场装台图纸和安装型材,双方做到心中有数,形成工作默契。

  进场作业,须注意以下问题:

  1)保持剧场进出口通道畅通,剧场值班人员应向装台人员详尽介绍剧场和舞台上的工作环境,诸如:临时用电配电箱、上下楼梯、设备层工作注意事项、消防安全器材方位等。能动的和不该动的,应做明确标识,或做安民告示。

  2)装台时一定要注意清场:包装箱、道具箱应按指定地点堆放,景片、道具应按上场节目顺序放置,随时清除装台派生出来的垃圾,特别是包装解体后产生的可能对人员和演出器材形成威胁的铁丝、钉子、玻璃等尖锐物体,及时清除并妥善处置,这样可以降低“意外伤害”机率。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文明施工的重要指标。

  3)装台、拆台过程中,配备必要的随身工具是保障自身安全、减少事故、安全作业的主要条件。但工具必须纳入腰包或工具袋,有的工具还须固定于包内,防止滑出,更不能坠落。

  对于吊杆上灯具、器材的重量,应该严格限制在额定荷载的重量范围内。机械设备要控制在承载安全系数的范围内运行,并由专职人员操作。灯具应使用专用挂钩卡具,各部位螺栓应锁紧;灯具、换色器、分配器等必须系好安全绳,确保物件不脱落下坠。灯具、线路、插头故障的检查、维修,必须在切断电源以后才能进行,尽量避免带电作业。

  无论主干电缆、支线电缆,都应该整齐布置。灯具尾部电源线不要太长,以对光不影响灯具转动为宜。电缆与灯壳应有一定的距离,要远离灯壳热源,切忌贴靠。

  对于临时设置的灯具、流动灯架、效果灯烟机干冰机、控制台、记时器、记分器、计算机工作台等,应该注意与观众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对于这些临时布置在地面上的电缆、信号线等,长度要适中,要注意检查电缆是否老化、外皮是否损坏,凡已老化、损坏的电缆,应及时更换。

  地面电缆的布设应尽量整齐,拉直排列并用胶带固定于地面,多余的电缆也要拉直以避免发热,必要时应设置坡面盖板,防止踩压损坏,导致事故。

  4)装台前,对使用器材进行检查、测试和清洁保养,包括灯具、灯泡、插头、反光碗、镜头、镜片等,这样可以发现破裂镜头、镜片并进行更换,灯具漏电、插头松动、拉断等隐患,在装台前排除,也可减少登高检修的不便。

  装台后,(特别是剧场工作人员)要仔细检查布景装置、灯光吊杆、吊挂装置等悬空物件,看看灯具和布景有没有相互挂住、或者碰撞,如果有,要及时一一排除。

  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高空作业一定要配系保险绳;为防止触电或者擦、划、烫伤,应该配戴棉线手套;应该穿着便于行动的软、平底鞋,行走时应注意有否台阶落差、舞台装置障碍等。装台、拆台特别要注意脚下安全,防止器物锐角、棱角、木料、铁丝和钉子以及空中下降的吊杆伤害。

  装台安全以队伍素质为首选。一支操作熟练、技术精良、文明施工、并熟悉剧场节目制作要求的安装队伍,他们创造的必然是双赢。

  3、协调配合默契安全

  多工种同时进场,或者在短时间内集结多个工种进场,这是剧场、舞台晚会装台的另一个特征。

  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场景制作、合成、彩排,并按照预定的时日演出、制作或转播,没有协调、谦让、互助、配合的精神是很难成功的。这种互助协作的精神,是安全施工(装台、拆台)的基础,也是晚会成功的保证。

  协调是多方面、全方位的,涉及人员、时间、地点,横向、纵向都有。仅以一台歌舞晚会装台为例,横向:它涉及演员、摄像、后勤、交通、消防、安全保卫等部门;纵向:既涉及导演、美工、制景、装置、灯光、音响、化妆、服装、道具等方面以及和各方面有关的单位、部室、人员、时间、地点安排等等,这些都必须通过协调,形成默契。而且,无论哪个方面,都涉及人员安全、设备物品安全和操作的安全。 一台晚会,实际上就是一个庞大的技术、艺术工程体系。舞台现场就是表演艺术作品的生产制作车间,台前幕后的所有人员就是一支被“晚会”整合到一起、为了“观众”这个目标,临时组织起来的节目制造队伍。要把来自不同单位、不同部门、甚至是不同国籍的人员、物资、器材组织、整合成为电视屏幕上的、观众认可的艺术作品,没有协调、谦让、互助、配合的精神是根本不可能的,特别是政府活动和大型演出活动。因此,我认为,一台文艺晚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深圳大剧院剧场技术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