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件视频会议特点与比较
来源:中国数字音视网 作者:子莘 编辑:数字音视工程 2010-04-27 00:00:00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目前视频会议行业日趋火爆,视频会议系统也由硬件视频会议一统天下的局面变成软件硬件平分秋色,许多企业在选择视频会议系统的时候,不知道到底是软件好还是硬件好,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也不知道到底该相信谁说的,国视科技结合其多年在视频会议领域的经验,特将这两种视频会议的介绍和区别整理如下,供各预备用户参考!
一、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及其特点
硬件视频是基于嵌入式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依靠DSP+嵌入式软件实现视音频处理、网络通信和各项会议功能。其最大的特点是性能高、可靠性好,大部分中高端视讯应用中都采用了硬件视频方式。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主要包括嵌入式MCU、会议室终端、桌面终端等设备。其中MCU部署在网络中心,负责码流的处理和转发;会议室终端部署在会议室,与摄像头、话筒、电视机等外围设备互联;桌面终端集成了小型摄像头和LCD显示器,可安放在办公桌上作为专用视频通信工具。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
1、集成度高
硬件视频终端可提供多种视音频接口和网络通信接口,有些还内置了视频矩阵功能,在使用时只需联接外围视音频输入/输出设备并接入网络,即可使用。硬件多点控制单元(MCU)可集成多画面分割、T.120数据服务、GK、数字混音等各类硬件模块,其集成度大大优于软件系统中采用的多台服务器共同运行的方式。
2、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嵌入式架构天生具备良好的抗病毒能力,网络上流传的99%以上的病毒无法攻击嵌入式系统。基于DSP处理器的设计让硬件视频会议设备具有很低的功耗和良好的稳定性,一些中高档的硬件视频会议设备还具备关键处理单元备份、冗余散热、硬件AES加密、防火墙等功能,进一步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实现网络的7×24小时不间断运行。
3、视音频效果好
由于采用了实时操作系统和高效编解码技术,硬件视频会议产品的视频质量普遍高于软件产品,视、音频同步也很容易实现。硬件视频会议产品可集成视频预处理、视频优化、音频优化技术,进一步提高视音频效果。
4、操作灵活
硬件视频终端一般集成了遥控功能,对电脑不熟悉的人员可通过遥控器和OSD菜单进行视频会议的各项设置和操作。当然,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也可以通过PC进行设置和操作,方便大型会议的控制和管理。
5、具有良好的QoS保障机制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可支持RSVP、Diff Serv等各项QoS技术,并且通过各类底层的控制和处理技术来保障视频会议在网络质量不好的环境下良好运行。
6、支持广泛的通信网络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可同时支持H.323和H.320两大体系标准,可适应专线或以太网的各类网络传输条件。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劣势
1、价格略高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采用了高性能的DSP处理器和专用操作系统,技术含量要大大高于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产品价格也略高。
2、桌面扩展需要软件支持
虽然当前已经有纯硬件的桌面终端,但其价格比较昂贵,且需要在办公位置具有第二个信息点。很多硬件视频会议系统都通过软件方式扩展到桌面,既方便了桌面形式的应用,又节省了成本。
3、投入风险比较高
由于采用了专用系统,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完全是一次性投资,不能像软件系统采用的服务器那样可以用作其它应用。所以用户在选择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时一定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可升级性,比如对未来更高带宽网络的支持和新功能的支持。在这个方面,采用模块化设计的硬件设备要好于一体化的硬件设备。
二、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及其特点
软件视频是基于PC架构的视频通信方式,主要依靠CPU处理视、音频编解码工作,其最大的特点是廉价,且开放性好,软件集成方便。但软件视频在稳定性、可靠性方面还有待提高,视频质量普遍无法超越硬件视频系统,它当前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个人和企业。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是软件视频的一个重要应用,主要采用服务器+PC的架构。在中心点部署MCU服务器、多画面处理服务器和流媒体服务器;在普通桌面PC上配置USB摄像头、耳麦和会议终端软件;在会议室配置高性能PC、视频采集卡、会议摄像头和会议终端软件。在召开视频会议时,采用基于Windows的操作界面进行会议的各项设置和管理。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优势:
1、部署方便
当前主流配置的PC一般都能够作为视频终端,这些PC安装好摄像头、耳麦及相关软件,通过局域网或者互联网接入到中心MCU服务器,即可参加会议。
2、可集成数据会议
由于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在召开视频会议的同时实现电子白板、程序共享、文件传输等数据会议功能,作为会议的辅助工具。
3、成本低
由于PC已经是办公的标准配置,桌面会议终端不需要增加很多的硬件投入。而会议室型终端也只需要购买比较高性能的PC和视频采集卡即可,其成本也低于普通的硬件视频终端。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的弱势:
1、安全性和稳定性比较差
软件视频基于Windows操作平台和PC架构,比较容易受到病毒和黑客的攻击,且不适合长时间运行。特别是基于软件的会议室终端,采用了大量插卡和外围配套设备,集成度低,故障点比较多,故障排查也比较困难。
2、视、音频效果一般
桌面软件终端采用的USB摄像头一般只能提供低于CIF品质的视频质量,帧率低、色彩还原度不好。会议室软件终端虽然可配置专用会议摄像头,但其经过视频采集和软件编码等处理后,视频延时比较大,视、音频信号无法同步。
3、QoS保障机制不健全
当前大部分软件视频解决方案无法提供完善的QoS保障机制,当网络传输条件比较差时,会出现视频马赛克、延时,音频失真、抖动等情况。
4、对不同网络的支持能力比较差
由于基于通用PC架构,软件视频解决方案一般只能支持以太网线路传输,无法支持基于专线的H.320网络架构。
基于软件视频和硬件视频的各项优缺点,正在软件和硬件视频会议选择上面犹豫的用户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来选择最为合适的视频会议系统。
软硬件视频会议的详细比较如下:
1. 对网络要求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使用用户现有的网络环境。适合于从56kb的拨号、xDSL,专线,或者其他方式接入的网络环境,适应所有的代理服务器和防火墙。可以满足不同网络环境需求。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一般需要384kb以上的独立线路或者专网。解决防火墙问题太复杂。
2. 视频显示技术的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提供多种界面显示风格,提供多种视频显示方式。不会因为视频路数增加而降低了视频图像质量。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提供单一的视频图像界面,显示比较单调。
3. 便携和移动灵活性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与会者可以使用联网的任何一台PC机,甚至与会者可以在火车上采用笔记本电脑无线接入参加远程视频会议。产品应用比较灵活。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终端一般部署在固定的会议室,与会者开会必须到这个安装有硬件视频会议终端的房间才可以召开视频会议。在便携和移动灵活性上表现相对的差。
4. 未来扩充性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系统部署、升级和维护非常简单。任何新技术的应用和功能增强都可以即时为用户更新。还提供客户端自动在线升级功能。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几乎不能扩充新的功能。硬件产品的生命周期约为3年,而技术每天都在更新,专用硬件设备无法赶上硬件技术的发展步伐。
硬件更新或更换新的升级模块将非常昂贵,而且实施起来不方便。
5. 数据功能的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具有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无法比拟的数据操作功能,如电子白板、文档共享、Web共享、协同浏览、桌面共享、遥控共享、协同遥控、快照共享,文字讨论、私聊功能等操作。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几乎没有数据功能。
6. 个性化定制服务的比较
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如需要改变显示界面的风格、添加新的功能(投票表决),甚至可以和用户企业的ERP等管理系统进行整合等。
硬件视频会议系统,绝对不可能提供这些个性化服务的。
7. 软件可以和硬件互联
软件视频会议可以和硬件视频会议互连互通,有些客户原先引进了一套硬件视频会议系统,再引进软件视频会议系统后,可以经过简单的硬件连接便可以使软件和硬件同时使用。
8. 系统可重用性
基于硬件的系统,他主要是依赖于硬件产品的质量好坏,如果硬件的某个部件出现问题,可能导致整个视频会议系统的崩溃,用户又必须重新购买一次价格昂贵的硬件产品。软件产品的耗损和可重用性是显而易见的,导致会议系统不可用的方式也只能是软件平台的崩溃,无须任何费用,重新安装一下软件平台和会议软件即可。这是硬件产品望尘莫及的。
9. 稳定性软、硬各有优势
软件视频会议的稳定性首先依赖于带宽、其次是软件本身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硬件无论在稳定性和适应性方面都要优于软件(主要指音、视频的传输),但是硬件更依赖网络带宽。
发展趋势展望
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的视频会议都有着他固定的用户群体,应该说在未来,视频会议厂商必然是进一步在促进系统的稳定性和适应性的同时,充分提高音、视频质量,对会议功能进一步的扩充,拓宽用户实用群体,在成本和价格上进行下调等等。
硬件的发展和更新相对于软件来说功能和性能的发展是非常的缓慢的,这些是所有用户有目共睹的,硬件在价格方面也是远远的高出软件,而且系统硬件如果有损坏就造成了整个系统的崩溃,然后又需更换一套价格昂贵的硬件,这是令客户非常头疼的。
软件系统在音、视频的稳定性上可能与硬件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别,但是软件的提高速度是硬件视频会议系统所望其项背的,并且在数据操作方面更是优于硬件会议系统,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