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现代投影科技,诠释古典神话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merry    2011-10-10 00:00:00     加入收藏

  近期,作为“2011年北京市舞台艺术新剧目展演” 剧目,由北京市歌剧舞剧院创排的大型原创舞剧《女娲》在北京国安剧场上演,5台高亮度科视投影打造了15米*7.5米的主背景画面和18米*7.5米的纱幕投影,恢弘神秘的布景画面定格出上古的悠远,风云之舞与现代投影的互动则交织出现代的时尚。

  在这一探访华夏始祖的灵魂之旅,主要影像显示采用了5台科视Roadster S+20K 20000ANSI流明的高性能投影机:其中三台侧立放置,拼接融合成一个15米*7.5米的画面投射到背投软幕上,投影机放置的位置是舞台的最末端,末端有一个斜坡,投影机放在斜坡后面靠下的位置隐藏安装。支架高约2米,都是装在单独制作的吊笼里,为的是方便调整姿态和便于投影机散热。使用的是0.67广角镜头;舞台前方,位于二层看台的最前沿摆放两台投影机,拼接融合出18米*7.5米画面,使用1.8-2.6标准镜头,投射在半透纱幕上。从而,视频的幻影叠加,将静谧的宇宙苍穹、斑斓的万物众生、伤怀的万物凋零,以及女娲炼石补天等一系列场景营造得惟妙惟肖,极具视觉震撼力。

  三台20000ANSI流明科视投影机侧立放置于舞台的最末端,拼接融合成一个15米*7.5米的画面投射到背投软幕上,作为舞台主背景

  舞台前方,位于二层看台的最前沿摆放两台20000ANSI流明科视投影机投影机,拼接融合出18米*7.5米画面,投射在半透纱幕上。

  据悉,该剧除了序与尾声之外,总体分为“创世”、“生命”、“水火”、“补天”四幕。以女娲与伏羲的爱情为主线贯穿整个舞剧,讲述了女娲与伏羲在一片混沌中创世,随着伏羲开天化作日月、星辰、风云、草木、河流等万物之后,女娲在悲痛中,以伏羲爱的力量为支撑,不仅创造了人世间的生命,还带领人们克服万难,使生命得以生存与繁衍的故事。在舞蹈语汇方面,运用民间舞、古典舞、爵士舞、现代舞,甚至蕴含傩戏元素的面具舞、威亚、杂技、武术等元素也糅合到了群舞中,淋漓尽致的即兴交织与多媒体的互动呈现,非常有新意。

  民间舞、古典舞、爵士舞、现代舞,以及傩戏元素的面具舞、威亚、杂技、武术等元素即兴交织,与多媒体互动呈现,非常有新意。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