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专家:北京应急信息系统忽视软件建设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ann    2012-08-02 00:00:00     加入收藏

  “北京暴雨事件暴露了在应急上的一系列问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中山大学应急管理与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张黎明称。

  他说,如果橙色警报能够通过多种途径及时广泛发布,各级政府、部门、企业及社会力量等,能快速形成联动响应和救援机制,那么伤亡与损失,也许能较大程度减少。

  曾参与过北京应急系统建设的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则告诉本报记者,现在我们应急信息系统建设往往陷入重硬偏软的误区,并且,各级应急预案都比较笼统。

  至于预案操作性欠缺的原因,专家坦言,各部门在应急系统上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不好,在应急行动上的联动与配合存在不足。

  重硬件偏软件

  “这次暴雨事件带来的一个教训是应急系统的建设,还远远跟不上复杂多变的形势。”7月30日,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告诉本报记者。

  宁曾参加过北京市应急系统建设。据宁介绍,与前几年相比,“应急信息系统的建设有所进步,比如更加重视信息化支撑;但是,系统具体建设又往往陷入‘重硬轻软’的误区”。

  在硬件方面,宁称,城市各个交通要道、写字楼、住宅小区都安装了摄像头;城市应急系统的服务器交换机都配备齐全——比如各个职能部门建立的应急指挥平台都是超大显示屏幕。

  但比硬件更重要的“信息流”却跟不上。“所有的应急问题最终都可归结为大数据处理问题。”宁家骏认为,“做好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最重要的是信息交换与共享、业务协同和数据挖掘”。

  据宁介绍,大数据是瞬间爆发量非常大、数据类型复杂的数据。就城市应急水患处置而言,首先是两个基础信息:一是大气云层等数据变化,根据该变化气象等部门及时做出气象预测;二是基础地理信息,如某个建筑物经纬度、建筑物之上及周边的设施、道路信息。

  其次,还包括其他复杂信息。宁举例称,比如在城市暴雨中,每个地方的降雨量、积水量都不一样。车主一般会倾向认为主路排水能力较好,受此影响,主路车流量突然增大。

  “这个信息需要及时动态掌握,从而及时设立拦截点,将车辆及时分流。”宁称。

  宁直言,大数据处理要靠跨时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数据采集,这是作出应急决策的关键。

  “现在,城市越来越大,系统越来越复杂。基于传统通信、协同的手段来做城市应急,基本上无法发挥作用。”宁家骏称。

  “下一步,建立起多维多模的应急模型,并加强日常模拟测算,很必要。否则,临时应急仅仅靠专家、领导现场个人拍板,是没有用的”。

  “预案比较笼统”

  也有专家直言,不管多么精密的系统,应急的核心还要靠人。

  “虽然应急指挥离不开IT系统支撑,但技术平台永远只是辅助角色,应急核心还是管理机制。”广东省应急产业协会专家会员、国金证券TMT行业高级分析师赵国栋对本报记者分析表示。

  赵称,在管理体制上如果缺乏一套操作性强的应急预案,会让各个部门在实操过程中“抓瞎”。一旦出现险情,各个部门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现在,各级应急预案都比较笼统。而实际上,预案必须可操作性强,达到工程化、可量化,易于实施。”宁家骏建议,预案要细化到“螺丝钉”式的细节。

  他举例称,比如:一座桥、一段路能够承受多大体量积水,当时有多少车流量;一旦积水量超过承载能力,应该如何疏导车流?怎样排水?排水管有多少只?排水量分别多大?最近的排水泵在哪里?

  本报记者查阅《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2012年修订版)以及《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具体细则。其中提到,北京市水务局的职责是“组织河道、水库、闸坝、泵站等防汛设施和防汛信息化建设、管理和维护,确保工程设施在设计标准内充分发挥作用;负责水文工作管理,做好水文监测和洪水预报工作;组织水毁设施的修复,做好水利工程除险加固工作。检查、监督各部门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从这一预案看,对水务部门的应急要求还比较笼统,并没有细致到每个“点”的水务情况大小。其他部门的应急预案也类同。

  本报也了解到,除了总的预案外,各个部门还掌握更细致的内容,但在大事件应急时,重要信息是否能第一时间统合到决策层,还不得而知。

  “针对突发事件,我们国家有6000多份应急预案,如果算上企事业单位的预案,则达到几千万份。而多数预案在事情发生时,却无法很好发挥作用。”张黎明坦言。

  “跨部门共享差”

  至于原因,专家坦言,跨部门的信息共享与业务互动做得比较差。

  “在这次北京水涝事件中,也有一些联动,但联动总体尚有待改善,这可能包括两方面原因,一是各部门在应急系统上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不好,二是在行动上的联动与配合存在不足。”宁家骏告诉本报记者。

  张黎明直言,如果气象部门早一点发布橙色预警,并及时通知应急办,告知其他部门做好防汛准备,及时将预警短信发送给公众,损失也许会减少很多。

  宁家骏告诉本报记者,一般而言,政府部门应急办的架构是纵向的,从中央、省、市、县(区)逐级往下延伸;具体到某一部门的信息系统,则从部、省、市、县(区),到街道都相通。

  “但各个部门将自建信息系统视为己有的现象很普遍,基本上没有做到共享。”宁称。

  从《北京市防汛应急预案》(2012年修订版)以及《北京市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细则中可以看出,应急是以水务、交通、公安、消防、宣传等为代表的北京市委、市政府以及相关的事业单位的集体大联动。

  这对有关部门的联动要求并非不高,但最终结果令人唏嘘,“各个部门缺乏联动的原因还在于,在平常很少针对应急进行演练。”宁家骏表示。

  一个值得借鉴的经验来自中国香港。据万国数据副总裁、知名灾难备份专家汪琪介绍,在中国香港,一旦有暴雨、台风征兆,气象部门就开始播报,信息时时更新。各个部门依据气象部门的播报,及时做出反应。

  汪琪介绍,一旦挂3号风球(基本相当于天气蓝色预警),市民就知道需带伞上街;挂了8号,家长就知道学校、幼儿园即将关闭,会提前下班接孩子回家;若挂上12号风球,市民就不上街,除了某些政府性的部门之外,企业也关门歇业。

  “在香港,这些应急都是自动完成的,不需要发号施令。”曾在华南地区工作多年的汪琪说。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