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NFC时代 国内门禁市场发展大势所趋
来源:安防展览网 编辑:数字音视工程 2013-06-18 10:16:16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从新世纪的2002年开始的数字化潮流,到2005年网络架构,再到2010年厚积薄发的高清风暴,我们清晰地看到,安防大智慧时代即将开启。其中,“门禁一卡通”作为安防系统中的一个专业的细分领域,也经历了构想、研发、生产、销售、使用、服务等多个发展阶段,目前已成为具有多元化、网络化、智能化多位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并逐渐成为安全防范领域不可或缺且持续迅猛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
国内门禁市场发展将势在必得
近几年,在高速发展的经济环境与国家利好政策的带动下,中国安防产品市场规模呈现出不断扩大与迅速增长的状态,其中,门禁产品已出现出膨胀式的发展。根据综合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国内门禁系统达到了38.4亿元左右。据相关调查咨询公司统计,在政府对大型基建项目的不断扩大投入和行业市场的迅猛发展下,2010年国内门禁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达到了50多亿元,年增长约为30%。国内门禁市场现“百家争鸣”局面。
在当前市场需求中,门禁市场的销售的种类主要以4门和2门控制器为主;按产值来分,4门控制器的产值约占到市场的50%左右,2门控制器约为40%左右;另外,单门和4门以上的控制器占到10%左右;按产品销售数量上来分析这个顺序又完全倒置过来,单门门禁控制器的销售量占整个门禁市场的45%,2门占30%,4门占20%,其它4门以上控制器的销售量占5%。如果按读卡器如果按高中低档市场来区分的话,高档产品与中低档产品在市场上所占的比例大概约为1:3。
从前端识别设备来看,非接触式IC卡是绝对主流,占据了约9成以上的市场;从产值来看,4门和2门控制器占据了市场主流;从销售量来看,单门和2门控制器超过了其他类型控制器;读卡器市场,高端产品和中低端产品比例大约为1:3。
从系统架构上看:有RS485架构或RS485IP网络混合架构或全IP网络架构,三种并存,但其中RS485架构最普及,近年全IP网络架构发展较快,但是IP网络架构仍不是市场主流,可能用户较钟情于RS485IP网络混合架构。
从读卡技术上看:发展较快,近年CPU卡将逐步取代IC卡,但成为主流还需时日。生物识别技术将会受用户青睐,特别是指纹、掌型及面像识别相对比较突出。在组成的系统中还可能会要求多种识读技术兼容。
从联动技术上看:对联动会提出高要求,特别是与电视监控、消防报警、楼宇自控系统的联动。联动方式是基于基础硬件的联动向基于纯软件的联动发展,特别是IP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更凸显出网络为基于软件联动提供了方便,也是只有软件联动更适合数字化、网络化。
从一卡通应用上看:因为基于感应卡或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识别,所以门禁必然会向一卡通方向发展,前景是“一卡、一库、一平台”。这一趋势已逐渐被市场所接受。
门禁系统的发展
结合门禁技术的发展与门禁系统的安全性,门禁行业经历了几个重要发展阶段,主要包括低频卡技术和高频卡技术以及目前最新的虚拟凭证卡技术。
1、低频卡技术门禁系统
在过去15或20年间,低频卡是安全行业的标准,它能提供高效而有效的门禁控制。这种卡结构简易,谁使用这些卡都可以进入大楼。持有公司所发卡片的任何人都能进入大楼;此人可以是拥有公司所发卡片的员工或使用遭窃或丢失的卡片通过门禁的作案者。为增加低频卡的安全性,各公司在卡片上添加照片等可视的安全信息,员工佩戴有自己照片的ID/门禁卡,且安保人士也经过训练,能核查不具备相应身份验证信息的人员,从而提供基本的身份验证方式。这些低频卡通常称作感应卡或ID卡,如今很容易被复制。由于不法人员可通过某些设备制作复制低频卡,从而自由出入大楼,除非大楼里还具备监控摄像头或有人目击此人进入大楼,否则无法知道未经授权的人员曾经通过门禁,从而给门禁系统的安全性带来不稳定因素。
在安全经理、经销商、集成商和设备制造商(OEM)看来,HID的125kHzRFID感应卡(Proxcard)和读卡器是该阶段门禁控制系统的行业标准。HID感应卡可靠、价格实惠,可与门禁控制系统无缝集成。时至今天,HIDProx技术仍然提供很强性价比和便利性。然而,125kHzRFID卡技术和卡格式不如非接触式智能卡安全,从而促使门禁系统向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发展。
2、非接触式高频智能卡技术门禁系统
目前,非接触式高频智能卡技术的联网门禁控制系统正广泛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如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交通、能源、智能小区、工厂、医院等领域。通过在智能卡芯片内植入多层安全元件,通过电脑对所有门进行权限管理,设置强大的门禁管理功能和权限,实时监控门的进出情况,查询所有门的进出记录,门越多,设置越轻松,管理越方便。
同时,门禁系统能够和计算机进行通讯,通过安装在计算机上的门禁管理软件进行卡的权限设置和查询门禁出入记录。不使用电脑,系统也可以脱机正常运行,软件运行可以进行权限和参数的设置,可以实时监控各个门的进出情况,制作统计考勤报表等。设置轻松,管理方便,并实现了更高的安全性。
HIDGlobaliCLASS®非接触式卡技术业已成为高频技术智能卡行业标准。2002年,HIDGlobal推出了第一代iCLASS技术,将感应卡的优势伸延至一个更强大和多功能的平台上,同样可靠便利和高性价比,与此同时,这个平台可通过数据加密和相互验证提供更高安全性。
为使门禁控制系统更强大,HIDiCLASS13.56MHz非接触式智能卡技术及读/写字段具互操作性,并支持多种应用,例如生物识别身份验证、小额电子支付以及PC安全登录。iCLASS技术平台已经提供可靠服务将近10年,连同HIDGlobal采用的多种技术multiCLASS解决方案,已经成为高效率、安全和有效的门禁控制系统的标准。
3、进入NFC的时代
随着时代演变,门禁系统迈向虚拟化及移动性的方向发展。近距离无线通信(NFC)是一项适用于门禁系统的技术,这种近距离无线通信标准能够在几厘米的距离内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换。NFC还完全符合管理非接触式智能卡的ISO标准,这是其成为理想平台的一大显著特点。通过使用配备NFC技术的手机携带便携式身份凭证卡,然后以无线方式由读卡器读取,用户只需在读卡器前出示手机即可开门。据研究机构IHSiSuppli预测,2015年,制造商将出厂约5.5亿部支持NFC的手机。
NFC虚拟凭证卡的最简单模式就是复制现行卡片内的门禁原则。手机将身份信息传递给读卡器,后者又传送给现有的门禁系统,最后打开门。这样,无需使用钥匙或智能卡,就可提供更安全、更便携的方式来配置、监控和修改凭证卡安全参数,不仅消除了凭证卡被复制的风险,而且还可在必要时临时分发凭证卡,若丢失或被盗也可取消凭证卡。HIDGlobal的iCLASSSIOtechnology-enabled(SE)平台就是首次通过引进技术独立的SecureIdentityObject(SIO)虚拟凭证卡来提供和管理安全认证。包含身份信息的虚拟凭证卡可嵌入到各种便携式设备,包括NFC智能手机、基于微处理器的SmartMX卡,使门禁控制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卡和读卡器模式,可藉由虚拟凭证卡将手机作为门禁卡使用。由此,在过去数十年中使用的门禁技术现在可嵌入手机等移动设备,在开启大门时,我们不再需要钥匙和卡片,只需将具有NFC功能及内置虚拟凭证卡的手机置于读卡器前,便能开启门禁。
结语:
门禁系统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 已经超越过去单纯的门道及钥匙管理,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何时何处放行某些人、何时何处拒绝某些人、何时发出报警信号及保存出入记录,门禁系统能达到安全防范和及时警报联动的目的,它在工作环境安全、提升企业管理效率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在未来的发展历程中,门禁系统应用将更加普及。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