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会议支援灾后重建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追忆 2014-08-05 14:34:17 加入收藏
近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视频会议受到各行各业的亲睐,视频会议不再是奢侈的通讯工具。在地震、洪涝等自然灾害的灾后重建工作中,视频会议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视频会议如何支援灾后重建?自然灾害发生后,政府各部门领导需要及时对灾后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但因交通、通讯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往往重要的会议通知和文件无法及时下达,对灾后重建工作产生较大的影响。而视频会议则是支援灾后重建最佳的及时通讯工具,各部门领导无需提前安排会议地点,也不用奔波劳累,只需通过网络接入到同一个会议室,即可实现远程视频会议,犹如面对面沟通,沟通及时高效。
据报道,湖北省对口支援的四川省汉源县,130多位地震灾区农民挤满了农业远程视频教育网九襄镇网络教室,兴致勃勃地听湖北农业专家讲授种植技术。但这是一堂“没有现场老师”的特殊课程,讲课专家远在1700公里外的湖北省农业厅演播室,三小时的课程全部通过湖北省农业远程视频教育网汉源分站现场直播,汉源农民在网络教室中即时收看,整个课程生动、流畅、清晰。九襄镇一位农民还特地带来一棵生病的金花梨幼苗,向远在武汉的专家们展示、咨询,鲍江峰查看了幼苗症状,当场开出“药方”,把这位农民感动得当场就编了句顺口溜:“网络真方便、专家在身边”。
2014年8月4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震源深度12公里。中国地震局检测到震源,立即通过视频会议迅速下达指示,组织救灾工作,减少地震造成的灾害。习近平总书记通过视频会议,要求当前把救人放在第一位,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妥善做好群众安置工作。
对于灾后重建工作,及时做出方针指导至关重要。通过远程视频会议,不仅可以节省时间,保证各部门会议高效进行,还能对灾区部署工作作出及时调整。同时还能对灾后部分地区进行远程培训,帮助灾区人民快速恢复生产。
视频会议不仅操作简单,还有很多实用的功能。例如丰富的数据功能、会议录制、制定专属会议室等等。大多数视频会议系统都集成了网络文档共享、电子白板、屏幕共享、IE协同、桌面共享、媒体共享、远程控制等功能,并提供会议过程中的文字交流和文件实时传输。视频会议系统还会根据网络带宽的变化动态调整视频的帧率,以保障话音的清晰、流畅,因此,即使在网络环境非常恶劣的情况下,也能够保障语音通信。
飞视美视频会议牢牢把握住行业的发展方向,借助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针对客户需求,制定最佳的视频会议解决方案。飞视美视频会议对于灾后重建工作更能轻松应对,通过远程培训,进行技术讲解,极大程度上减少文件传输成本,为灾后重建大大节省了政府办公开支,同时也为灾后信息化建设献上一份关心。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