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vs人民日报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航行150 2014-12-18 10:49:17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确定
从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新媒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旧媒体的融合势在必行。
自从1997年建立人民网,历经18年的发展,人民网和人民日报经历了“你是你、我是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就是我、我就是你”的三个发展阶段,到今天,人民网在五个层面上和人民日报形成资源、人力、内容等的共享,包括发表人民日报的要闻要论,二次推荐、共建栏目、联合约稿、多语种编译等。
人民网总裁廖玒曾经在人民日报工作28年,又在人民日报工作18年,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都有深刻的认知,廖玒认为,互联网正在经历三个不可逆转的发展,从PC到移动的不可逆,从图文到视频的不可逆,以及受众年轻化的不可逆,网路媒体和传统媒体相比,在“解惑、解气、解闷”上也有传统媒体不可替代的优越性。廖玒用人民网2014年的一些数字来说明网络媒体日益强大的影响力:人民日报日发行量310万份,人民网覆盖3亿网民;人民网仅2014年1~11月,就进行了2000位嘉宾的访谈,其中包括省部级以上官员33人,66位大使,在人民网开办的问答栏目中,全国已经有96%以上的省、76%以上的市、45%以上的县定期回答网民提问,为老百姓和政府交流沟通建立起桥梁。在Facebook上, 人民网的多语种内容,包括应、日、韩等,都达到了很高的粉丝量,英语拥有200多万粉丝。人民网追踪时事热点、民生百态、突发事件的能力日益强大和值得称道。
从人民日报和人民网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新媒体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旧媒体的融合势在必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