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架构建设广电开放平台,核心是能力的抽取!
来源:中广互联 编辑:航行150 2015-02-03 16:52:19 加入收藏
云架构建设广电开放平台,核心是能力的抽取!
2014年4月,歌华有线增资入股永新视博旗下子公司视博云,占股10%。同年11月,“歌华云平台”一期建设宣告完成,成为有线电视行业首个大规模应用的云平台。公开资料显示,云平台上线后,首都400余万高清交互用户无需更换机顶盒即可直接升级为云终端。视博云即是这一项目背后的重要战略合作伙伴。
作为2007年就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高科技企业,永新视博从20世纪末至今一直深耕中国广电市场,其传统主营业务CAS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位置。近年来,永新视博紧密跟进云计算,视博云即是专门针对广电云计算应用成立的公司。云,成为永新视博的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与此相应的,各地广电运营商正纷纷改变传统思路,积极探索开放平台建设,希望快速引入社会资源,从单一电视业务提供商转型为多业务运营商。
2015年1月,视博云副总经理吴君鸣接受了中广互联的专访。其间,谈到永新视博关注并且发展云业务的缘起,与歌华有线在云平台建设方面的合作,广电有线运营商引入云平台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流化能力的应用等话题。
缘起
在纽交所成功上市之后,永新视博就开始讨论未来公司发展的战略方向。2009年,永新视博发现一些前沿国际性公司已经开始推云的概念,但是国内还不太具备条件。在频繁的国际交流中,云,进入了永新视博的视野范围。
2010年,在永新视博投资的清华大学媒体研究所中,云计算在广电应用的可行性验证成功完成;2011年,永新视博全资子公司视博云成立,云计算相关产品的产品化正式开始;2012年9月,视博云联合南京有线打造的云游戏平台正式落地,成为中国广电首个云服务平台,并在国际上首开为有线电视用户提供云游戏服务的先河。
在永新视博集团化的规划中,赋予了视博云独立分拆上市的期望。
广电为什么应用云?
在我国产业环境下,传统的有线电视运营商具有政治属性,同时又要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近些年,大视频行业IPTV、网络视频、OTT迅速进入公众视野,BAT为代表的互联网企业对视频业务表现出极强的企图心,有线运营商提供的电视服务从“唯一”变为“之一”,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有线运营商或早或晚,或主动或被动地形成了共识:传统的封闭式发展模式已经不可持续,必须建设开放平台。最成功开放平台的典范则是互联网。正因为开放平台和标准化,互联网才走向了今日的繁荣。
对比来看,参与有线电视数字化的厂商以基础建设居多,真正做业务的厂商少。由于有线网络的封闭体系,各地标准不统一,很难吸引社会资源的参与。
在永新视博看来,电信公司的一个巨大优势在于,不仅技术体系是平台化的,而且组织结构也是平台化的。有线网络公司即使由于各种限制,暂时无法在组织结构上实现平台化,也应该在技术体系上向平台化公司发展,尽量利用国际性通用标准,方便嫁接第三方资源,并实现互联互通。
把能力和业务解耦!核心是建立云架构的能力抽取!
在这次交流中,吴君鸣谈到,虽然过去广电也号称标准化,但仅是自己定义的标准,相对封闭,与互联网差异比较大。对互联网方案商来说,在广电的平台重新开展业务,门槛高,成本大,因而驱动力不足。
吴君鸣认为,在架构云平台的时候,需要把基础设施、能力、业务区分开。 在传统云计算的结构中,底层的基础设施已经有成熟的解决方案,在广电领域应用的重点是中间层能力的抽取。 比如传统VOD业务,就包含了推流能力和IPQAM资源管理两个能力。推流能力独立出来后,可以在满足传统VOD推流的同时,支持向移动终端服务,形成多屏互动业务。IPQAM资源管理能力除了满足VOD业务外,可以被云游戏等其他业务使用,这样既节省了运营商的投资,也大大降低了业务开发的难度。
“平台化运营商最重要的就是把过去捆绑在业务中的能力剥离出来,定义一层开放的API接口”, 吴君鸣表示。
游戏,只是流化能力的一种应用业务
有线网的核心资产是网络和平台,在互联网大潮之下,解决开放性问题的主要目的是建设生态系统。“社会资源就那么多,大家聚拢过来,就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如果离开你,那么这个平台就要死掉”,吴君鸣认为,安卓、iOS的发展验证了强者恒强的逻辑,尽管广电有政策的先天优势,但毕竟不是长远之计。
据吴君鸣介绍,歌华做云平台的背景是,与东方有线,天威视讯和南京有线共同承载了科技部的项目,要建设有线运营商跨地域、跨媒体的应用聚合平台,通过业务打通彼此的联系。
2014一整年,视博云与歌华一同建立了云架构的能力抽取,并一同定义“中间能力层”。目前,也在跟其他运营商探索这个模式。云的架构建立之后,将有条件实现“一点引入,多点落地”,并形成更大规模的平台化运作模式。
在此次交流中,吴君鸣谈到,用云的架构理念,可以搭建开放平台。核心,是能力的抽取。但是,如何在新的架构下利旧,在规划上是有难度的。云计算底层的服务器架构产品,技术已经很成熟。中间的能力层,则具有行业属性。在大的云化架构的背景下,视博云提供了“流化”的能力。流化技术的实质,简单讲,就是计算都在云端实现,终端以视频流的方式呈现计算的结果。
(参考阅读:视博云总经理韩坚在2014年4月接受中广互联采访时谈到,视博云的云计算方案期望解决两方面问题,第一,解决有线终端能力偏弱的问题,将运算放到云端完成,终端呈现;第二,方便引入互联网上的第三方应用。与歌华的合作,首先将采用“页面流化”的技术来优化歌华终端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2014年以前,视博云多以云游戏提供商的身份与各地有线合作,在游戏中应用了流化技术。到2014年下半年,视博云开始以“流化”能力来定义自己,游戏只是流化能力的一种应用业务。
吴君鸣认为,有线运营商对终端有大量投入,从某种程度上看,终端是运营商的基础设施。现在,芯片迭代非常快,终端的生命周期非常短。运营商靠补贴形式发终端,很难跟得上终端发展脚步,“毕竟没有消费电子化,不是用户买单”。小米,乐视等企业的智能终端可以做得很便宜,他们是轻资产运营方式;相对而言,有线运营商是重资产运营,不可能通过不断发放免费终端,来承载新业务的上线。
目前,电视的产业链生态圈建设刚刚开始,更适合相对稳妥的方式去做。如何解决新业务对终端能力不断提升的要求呢?视博云的想法是,用流化能力解决问题。流化有几个显著的好处: 第一,可以像VOD系统一样,根据用户使用的频繁度,做线性选择。VOD一开始可以上1000个并发,用户使用逐渐增多,就逐步扩展。投入和用户使用的频度是线性关系,这意味着前期投入不大,风险变得很低。第二,采用流化技术后,实际面对业务开发商的就是Windows,Android这样的开发架构,对他们而言,就是在自己熟悉的体系中做事情,可以比较平滑的过渡过来,有时候会为了适应遥控器的操作做一些改变,但仅此而已,不必全面推倒重新做。视博云做云游戏,大量的游戏厂商连一行代码没改就引入了这个体系,这就意味着增值业务开发商进入广电这个新领域的门槛非常低,他们才会愿意去试水。第三,目前广电已经四五千万双向高清终端投入下去,使用页面流化技术,可以盘活已投入资产,将其变为智能终端,是广电走向互联网的新的实现方式。
引入流化,解决碎片化问题!
不管现在还是未来,运营商都面临着终端碎片化的问题,而且越来越严重,对业务的引入造成巨大的障碍。
运营商不断上线的各类增值业务,需要统一平台,不可能边引入业务边适配各种不同终端。因此,从未来走向看,对业务开发商来说,提供一致化的、非碎片化的市场非常重要;而对运营商的重要意义是,唯有统一平台,才能吸引到丰富的社会化力量加入。
流化技术,正可以解决碎片化问题。因为流化技术对终端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在服务器端创造一个平台化开发环境足矣。在服务器端提供这种环境是比较容易的,如此一来屏蔽了机顶盒的差异。“无论是今天盘活运营商资产,还是未来解决碎片化的问题,这些都是很好的模式”,吴君鸣说。
用H5解决终端和云端能力的互用!
云和智能终端到底是什么关系?协同还是竞争?近年来,一直有争论。在吴君鸣看来,不存在云和端谁把谁吃掉的问题,二者是协同关系,互为补充。
视博云对H5应用很关注,虽然还不是一个完全成熟的市场,但是应用开发商已经大量聚拢。吴君鸣透露,视博云正在开发一个技术,用H5解决终端和云端的能力的互用。通过系统自发判断——终端能力够,就用终端能力;不够,就用云端能力,计算完成后送到终端 ——这是对网络运营商来说,是比较好的方式。预计到2015年底,这项技术的开发会有比较大的突破。
“完全走云化方式,抛弃终端能力的话,网络的压力也会很大,也是浪费。所以,我们认为一定是走协同的路子” ,吴君鸣说,“这才是最优化的管理方式”。
歌华标本
吴君鸣表示,有线运营商在后整转时代,建设开放平台,按照云的方式去架构,既要考虑投资,又要考虑未来,流化是很好的解决方案。歌华初期先做云游戏,之后将流化能力从游戏业务中剥离出来,变成平台中的一种能力,来承载各种应用。歌华刚刚上线的云平台系统目前已经覆盖250万用户,目前正在逐步扩展这部分能力,预计今年上半年会有400多万纳入体系。在歌华的云平台项目中,视博云倾整个公司之力,与歌华一起,相互支撑向前走,在系统改造过程中,一边干一边改,一边探讨新需求。据吴君鸣介绍,这一年以来,歌华的技术团队基本一周休息一天,非常辛苦。“我们很欣慰,双方的战略合作能为广电行业带来新的理念。我们的合作非常愉快”。
视博云的广电云平台产品经过歌华百万级用户规模的检验,技术先进,产品成熟。歌华的云平台,也具有了广电运营商标本的意义。
云安全,管控权掌握在运营商处
在广电体系,可管可控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核心话题。云的应用,如何保证安全呢?
“云架构的可管可控能力强于传统方式”,吴君鸣表示,“所有平台业务的部署,用户的管控,都不是基于终端实现,而是基于平台,管控权掌握在运营商处,用户用起来很畅快,实际可控性却很弱,离开云平台就没有能力。任何行为,都从云端管控。这对云中心的管控要求很高。”
广电云的蓝海市场
近两年,一些有实力的广电技术方案商逐步向云的方案商过渡。谈及此话题,吴君鸣坦言,的确如此,未来的竞争必然很大,但这意味着广电云是一个很大的市场。他非常感慨,欧洲市场任何国家的CA不超过2家,在中国存在着超过50家,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国市场足够大。
“整个广电行业都在向‘云’转,系统平台都会重建,存在着庞大市场机会”, 吴君鸣表示,视博云早在三年前就开始了产品研发,从云游戏到今天将流化技术作为云的基础能力,有了很好的积淀。
云化,在细分领域存在着不同的机会。 比如基础平台的虚拟化,存在着大规模采购的机会;比如按照云的架构,会有很多上层软件系统需要做;再比如,将传统业务剥离,变成能力,这其中会有很多能力需要建设,对于软件开发商来说,就是巨大的机会。
记者观察
在《有线运营商未来之路,以歌华为标本谈谈》这篇文章中,笔者曾谈到了有线运营商应从单一管道向智能管道发展,从封闭平台向开放平台发展,而云计算是开放平台的实现方式。2014年,永新视博在资本市场的一些重大举措,也间接说明其对云计算和智能终端这两大新业务方向的投入决心。文中已经提到,在投入云计算的众多厂商中,永新视博属于较早看到行业趋势的,在云计算还未成为行业热点之时,就成立子公司视博云。从云游戏开始,到将流化技术从单一业务剥离,成为平台能力,视博云跟歌华百万级用户实践具有重要的标本价值,这种大规模的应用经验难能可贵。永新视博这家企业可以说伴随了中国广电数字化的全过程,对这个领域有切身的理解,较早地看到了云在广电应用的前景。在访谈中,吴君鸣表示,“我们非常理解运营商的需求,理解如何更好地结合他原有,现在和未来。对终端利旧,保护投资,我们都有更好的方法”。
广电转型已成定论,道路是革命还是渐进?或许,渐进式前进是目前比较有可操作性的方式。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