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音频广播标准CDR的思考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航行150 2015-07-09 13:56:08 加入收藏
CDR标准示范试验项目
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是在国家广电总局的统一部署下开展的我国数字音频广播自主创新研究成果。广东省广播电视技术中心积极参与CDR课题研究与试验以及标准制定相关工作,努力推动广东CDR示范网建设。而作为广东示范网试验具体实施单位之一的技术中心电视调频发射总台承担了国内首个示范网前期试验点的建设、调测和研究,并与广电总局广播科学研究院共同完成CDR覆盖收测验收等工作。试验结果表明,CDR的覆盖效果是符合设计要求的,是令人满意的。经过近一年的试验,系统设备运行稳定可靠。
目前,广州试验点是利用98MHz的模拟广播频道(400K带宽)以数模同播方式播出两套数字广播信号、一套模拟广播信号。中国国际电台提供一路数字音频信号,广东电台提供相同内容的一套模拟音频信号和一套数字音频信号。CDR发射机输出模拟功率约1200W,数字功率约120W。CDR的调制模式为QPSK,采用码率为3/4的LDPC编码, 采用的是传输模式1,频谱模式9,模拟调频广播信号占用频道中心频率附近±130KHz之内,CDR数字信号占用±150-200KHz。接收端是开路接收的专用CDR工程接收样机。试验结果表明,数字音频广播使用100KHz频谱传输两套数字广播信号,数据率在32Kbps的数字音频广播收听音质好于占据150kHz带宽的模拟音频广播节目。
CDR技术特点
CDR作为总局战略发展规划自主研发的标准,在一个调频频道内实现模数同播或纯数字化播出多套广播节目。目前已颁布的主要技术标准为GY/T 268.1—2013《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 第1 部分:数字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和GY/T 268.2—2013《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 第2 部分:复用》。国家标准GB/T 22726-2008 《多声道数字音频编解码技术规范》(简称DRA)。它们分别对应信道编码与调制、复用和信源编码(音频和数据输入)。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系统采用正交频分复用技术,以100kHz带宽的子带作为基本单位,其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由图可见,调频频段数字音频广播发射的技术体系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构成:音频和数据输入子系统、复用子系统及信道编码与调制子系统。
本次试验中,国际电台节目编码率为48Kbps,广东电台节目编码率为32Kbps。数字音频节目由音频编码器编码压缩DRA+标准的IP数据流,两台编码器输出的音频数据流通过RJ45网口与CDR复用器、发射机作星型连接,由CDR复用器完成相关DRA 数据复用工作,输出给发射机的激励器,由CDR发射机完成信号最终的调制和发射。
关于CDR的思考
(1) 使用传统的覆盖分析算法或覆盖分析软件的预测结果与实际覆盖测试结果基本一致。
(2) 通过示范网建设和外场测试结果,未发现CDR数字信号对频道内和频道外的模拟调频信号有明显干扰,即在同频道实现广播节目模数同播的方法是可行的。
(3) 原有调频广播标准频率间隔是200KHz,而CDR的频道带宽为400KHz,频率管理部门对频谱规划需更加合理和具有前瞻性,尽可能减少各广播电台间的相互干扰,为数字音频广播的推广创造良好的电磁场环境。
(4) 在解决了技术基础问题之后,如何借鉴国外数字音频广播产业的经验和教训,避免其他系统推广时走过的弯路,促进我国数字音频广播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则成为当前的主要问题。
(5) 在接收终端方面,积极推动CDR接收专用芯片的开发,以及基于硬件芯片的小型、廉价、可靠的CDR数字收音机(手持和车载)研发、生产和普及。可采用“政府主导,企业配合”的方式,政府主管部门制定明确的产业政策和市场推广规划,从频率资源、产业政策方面支持各地广播运营商使用数模同播的方式先行建网,出台统一的示范网和接收机技术要求,构建全国范围内的规模化市场,给接收终端企业以充分的信心的同时,适当调整对市场推广前期接收机价格的心理预期,通过资源整合的方式消化数字化转换的成本,才可能在短期内突破接收终端这一瓶颈。
(6) 归根结底,我们认为有两个关键:一是频率规划,二是接收终端。这两个问题解决,CDR必将大有作为,前途无量。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