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也会发光了:史上最薄的电灯泡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上善如水 2015-07-10 11:48:27 加入收藏
1.惊呆了!石墨烯也会发光了:史上最薄的电灯泡
(Graphene gets bright: World's thinnest lightbulb developed)
由博士后研究者Young Duck Kim带领的团队和韩国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声称他们首次证明了利用石墨烯可以得到层片上的可见光光源,这种石墨烯是由碳原子组成的原子级厚度的晶体结构。“从石墨烯中散发出明亮的可见光”,这项研究已经发表在在线进展刊物《Nature Nanotechnology》网站上。
这是史上最薄的电灯泡,这种宽带似的光发射器能够集成条带并为原子级厚的透明显示装置和石墨烯基芯片通信铺路。
2. 纳米 石墨烯掺杂“硼”为有机发光二极管注入新的活力
(Boron -Containing Nanographenes Hold Promise for OLEDs)
来自歌德大学的化学家开发了一款新型的有机发光材料,他们通过将硼原子插入到纳米石墨烯中,将其应用在OLEDs,使该种OLEDs较其它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的荧光颜色可以在更宽泛的蓝色光谱范围内转换,它的导电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而且可以长期曝露在空气和潮湿环境中不受影响,极具使用价值。
该种石墨烯不仅能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未来也将更多的应用在智能手机、药品等领域。
3.石墨烯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Graphene quantum dot LEDs)
YOO教授带领他的团队,通过巧妙的设计层间构型,成功的制备出了基于石墨烯量子点的发光二极管,其照明度可达1000cd/㎡,整个制备过程高效、环保、可控。
将石墨烯量子点应用于光学设备,GQD-LEDs属于首例。尽管从效率方面来讲,GQD-LEDs还比不过普通的发光二极管,但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不断改善,最终成为新一代发光二极管。
4.研磨纳米管生产纳米带
(Grinding nanotubes yields graphene nanoribbons)
莱斯大学、印度技术研究所和黎巴嫩美国大学的研究者们发现研磨纳米管可能是一种形成纳米带的简便方法。这项研究表明像研磨这种简单的过程能够在固体的纳米结构中传递很强的化学耦合性,并生产出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
这项实验已经在标准实验室条件下做过,但其精确的动力学尚不清楚。
5.科学家们通过用石墨烯对金刚石涂层来消除摩擦力
(Scientists make friction disappear by coating diamonds with graphene)
最近,阿贡国家实验室的科学家们发现,将微小的金刚石和二维的石墨烯结合成的微小结构具有超润滑性。这就意味着他们相互间或者他们和其他物体间的摩擦力接近于零。当金刚石纳米颗粒和石墨烯紧密接触在一起时,石墨烯会卷曲包覆金刚石颗粒,形成类似球体的结构。
由于石墨烯涂层的存在,金刚石颗粒移动性会更好。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超润滑性只发生在干燥环境情况下。
6.“纳米管”研磨成“纳米带”?
(Nanotubes ground to nanoribbons)
莱斯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磨的方式将碳纳米管制成了石墨烯纳米带,整个过程是通过研磨来触发的一个化学过程。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尚不能对纳米级环境进行监控,这一过程的动力学理论还不能明确给出。
石墨烯纳米带的成功制备,为纳米材料的发展带来了福音,这只是一个开始,必将成为未来发展的一个新的热点。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