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安防界物物对话时代何时到来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merry2013    2015-08-06 06:49:28     加入收藏

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臵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

  物联网是通信网和互联网的拓展应用和网络延伸,它利用感知技术与智能装臵对物理世界进行感知识别,通过网络传输互联,进行计算、处理和知识挖掘,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达到对物理世界实时控制、精确管理和科学决策目的。

  物联网概念最早于1999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早期的物联网是指依托射频识别技术和设备,按约定的通信协议与互联网相结合,使物品信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实现物品信息互联而形成的网络。随着技术和应用的发展,物联网内涵不断扩展。现代意义的物联网可以实现对物的感知识别控制、网络化互联和智能处理有机统一,从而形成高智能决策。

  简单的说:物联网是互联网的未来。互联网是人与人的互联,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和无缝对接;而物联网是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之间的互联,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信息交互和无缝链接;是互联网发展的高级阶段和必然,五到十年后的时代,必然是物联网的时代。

  物联网与安防

  中国安防经过了从传统模拟时代到数字安防的升级,从集成化、高清化、智能化一路走来已有数个年头。安防系统由最早的单一产品,到最后的联网集成功能,无处不显示出网络化将是未来安防发展的方向。

  那么,在这个时代,传统的安防企业不一定能顺利的成为物联网企业。主要原因在于:物联网的核心是“感知”和“应用”。安防要满足物联网感知的需求,还必须要做多方面创新,如果不创新无法在物联网中得到深入和广泛应用。然而安防行业在物联网时代的创新,主要包括:

  1、技术创新:通过前端设备,完全实现监控视频的智能识别、智能分析和智能检索等功能;

  2、方案创新:作为物联网的核心应用部分,安防技术一定要与其他传感器技术和网络传输技术、计算机及存储技术的融合,云存储、云计算,也要根据物联网的应用做一些相应设计;

  3、软件平台创新:实现多接入、数据整合分析和呈现、能够提供分析实现事件的前移,能够起到预警,早发现,早处理,降低风险,甚至可以通过研判,提供一些预案;

  4、应用创新:实现安防与其他信息子系统的融合,实现新的应用。

  物联网与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基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的智慧化体系,实现城市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创造更加安全、高效、便民生活的高级城市形态和新兴城市发展模式。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以及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智慧城市在全球迅速蔓延,并已然成为未来全球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

  智慧城市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搭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满足城市管理和公众服务的需求。具体来说就是对内为政府城市管理和决策支持提供依据,提供便捷的、泛在的、高品质的城市服务;对外为作为城市主体的公众享受便捷的、泛在的、高品质的城市服务,同时能够便捷的、低成本的参与城市建设,让公众感受到智慧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要实现智慧城市的目的,就得时刻了解城市当前的各种情况,如同管理一个生命体,要让智慧城市的大脑发挥作用,智慧的感知体系建设非常重要,它是整个智慧城市的神经网络,是传递信息的基础通道。没有它智慧城市的各种基础设施及物联网传感器的建设就是无脑之躯、无脑之手,发挥的作用极其有限,更谈不上智慧可言。而通过各种物联网传感器组成的城市感知神经网络末端采集的信息,最后都需要在统一的集中数据中心处理和展现。

  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城市管理、环境监测、物流信息化、智能交通及公共安全等智慧城市建设领域,产生了诸多应用。在国内,很多城市已经陆续地建立了城市云计算中心、视频监控、城市环境监控点、物联网ETC车辆通信系统、移动网络定位技术、GPS车辆定位等基础设施,城市各个角落的信息感知转化成了数字化的信息。而如何处理和使用这些数字信息成为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难题。

  物联网六大不足

  虽然我们知道在物联网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起到绝对的因素,但我们依然不能忽略物联网本身的不足或缺陷。

  1、知识产权

  在物联网技术发展产品化的过程中,我国一直缺乏一些关键技术的掌握,许多关键技术仍需国外提供,这是限制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技术标准

  目前行业内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企业间为了各自的利益和市场,各自研发单一的标准,导致物联网各类设备标准不一,无法有效的进行集中应用。

  3、产业链条

  物联网的产业化需要芯片商、传感设备商、系统解决方案厂商、移动运营商等上下游厂商的配合。产业链的合作需要兼顾各方的利益,而在各方利益机制及商业模式尚未成型的背景下,物联网普及仍相当漫长。

  4、盈利模式

  就物联网产业来说,能形成盈利效果的案例并不多,目前物联网发展直接带来的一些经济效益主要集中在与物联网相关的电子元器件领域,如射频识别装置、感应器等。而庞大的数据传输给网络运营商带来的商业盈利,以及对最下游的如物流及零售等行业所产生的影响还需要一段时间的观察。

  5、使用成本

  物联网整体构建最基础的是各类传感器,由于传感器功能单一,在物联网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传感器作为基础应用。因此,电子标签、读写设备高昂的成本,很难形成大规模的应用。在成本尚未降至能普及的前提下,物联网的发展将受到限制。

  6、安全问题

  在物联网中,传感网的建设要求相关的感知设备被嵌入任何与人息息相关的物品中,但是人们在观念上还不能接受自己周围的生活物品甚至包括自己时刻都处于一种被监控的状态,这直接导致感知设备势必会使个人的隐私权问题受到侵犯。因此,如何确感知设备拥有者的个人隐私不受侵犯,便成为物联网推广的关键问题。

  “物物对话”时代还需等待

  “物联网”就世界范围而言,还是处于初期阶段,理解还不尽相同,技术和标准还在快速发展,商业模式不太清晰。但物联网作为信息化的第三波潮流,将在未来几年**经济发展,带来相关行业的大量投资。

  目前热炒的物联网还只是一个概念,未来几年也未必能够普遍应用,它绝大部分业务仍然会是数据采集,在未来3-5年内很难实现“物物对话”的“物联网时代”。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