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工匠精神是制造业要补的“精神之钙”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航行150    2016-05-12 11:09:24     加入收藏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曾是国人的骄傲,在国外逛街,随便拿起一件小商品,上面的产地肯定写着:MadeinChina。如今风云变幻,“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的危...

  曾几何时,“中国制造”曾是国人的骄傲,在国外逛街,随便拿起一件小商品,上面的产地肯定写着:MadeinChina。如今风云变幻,“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的危机。

  据网易科技报道,全球知名广告公司智威汤逊(JWT)发布一份民意报告,报告的研究内容是:英美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印象。结果显示,“中国制造”给英美消费者最普遍的印象是“海量生产”——高达60%以上的英美消费者认为“中国制造”的商品意味着“海量生产”。55%左右的英美消费者认同中国的商品给人的印象是“便宜”;45%的人认为“安全水平低”;35%的人认为“质量差”;35%的人认为“不可信赖”;33%的人认为“低档次”;20%的人认为中国商品“有趣”。

  中国的经济在突飞猛进,我国安防行业发展至今也已有三十余年光景,但安防行业的发展历程无不衍射着我国制造业的影子,从我国制造业上分析目前中国安防产品面临的问题、了解国外厂商与我国厂商的区别,从自身出发有助于更好的寻找原因、扬长避短!

  国外遵循“质量第一”

  在欧美等国家眼里产品的质量永远排在第一,特别是德国,德国人对质量的追求几乎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追求价格,但追求价值,不追求外在,但追求细节,不追求广告,但追求口碑,不追求速度,但追求质量。

  而在中国,就安防行业而言,需求促进生产,也刺激了制造业的发展,但粗放式、只关注产品的数量与规模,从而忽视产品的品质;在生产中不注重技术、不注重创新的发展;到最后就会影响企业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需求。

  规避人为误差的重要手段:自动化

  德国制造的质量口碑是建立在一个非常有意思而且关键的观点上:不相信人。德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是人都会犯错,都会有误差,特别是在生产环节,这些人引入的负面影响经过流水线的每个环节逐级放大,必然会最终影响产品的品质。

  在整个产品的生产工程中,人的因素越多,最终产品出问题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德国人提高品质的思路非常直接,就是在生产环节要动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响降低到最小,换句话说,就是提高生产的自动化水平,只要机器能做的,在成本合理的范围内,就坚决不让人做。相比于中国,“中国制造”曾是国人的骄傲,如今人力成本上升,中国制造面临着一轮轮挑战。

  低价并非决定一切,只会让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德国产品很少去以价格竞争同行业产品,一是有行业保护,二是所有人都知道,价格并非决定一切,甚至有可能让整个行业都陷入恶性循环,他们更愿意在保证利润的同时,让利润转化成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完善上。

  而在中国安防行业发展的前期阶段,就拿视频监控显示设备市场来说,视频监控显示设备市场的发展已陷入低品质、低价格竞争的恶性循环,产品同质化问题加剧了整个行业的内部竞争,低价策略成为众多缺乏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唯一的竞争手段,企业的利润空间一直在降低,从而导致了很多企业销售量的持续下降,从而致使企业不断加大成本控制力度,压缩研发费用,使得能够投入到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资源更加有限,从而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足与领先国家的差距大

  我国中小企业居多,企业在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一方面由于市场的利润相对较高,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注重利润而对资源的投入不够重视,导致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产品的创新性,导致新产品极易被其他公司模仿。

  另一方面,国内很多企业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够重视,没有意识到知识产权对企业的战略意义,导致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很难维持较长时间,往往在短期内即被同行模仿。最近几年来,随着企业在这遭受的损失越来越大,对其认识也正在逐步加深,有关知识产权的保护问题也开始成为行业企业关注的焦点。

  中国需要用先进标准倒逼“中国制造”升级

  李克强曾在今年国务院常务会议上说过,中国目前是制造业大国,但并不是制造强国。这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的标准仍然比较落后,很多产品的质量仍然处在中低端。

  以前我国的工业体系是先把生产设备定下来,然后“我生产什么你就买什么”。但现在人民消费需求越来越多样,对消费品质量、标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制造业正在日益向定制化、个性化方向转型。

  事实上,我国各大企业必须要瞄准国际先进标准,发挥市场倒逼作用,提振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信心,支撑制造业提质增效,提升国际竞争力。如今“中国制造2025”不能只搞装备制造业,而要用消费者的选择,倒逼工业消费品提质和“中国制造”的升级。

  中国制造需要工匠精神

  我国企业不仅要提升标准和质量,更要从根本上解除对创新思维的束缚,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在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进程中,工匠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它不是工匠大师特有的殊荣,每一个坚守工作岗位兢兢业业的劳动者都是工匠精神的生动诠释。

  工匠精神体现了一种价值观,通过改变一些人身上存在的“差不多精神”,树立起对职业的敬畏、对工作的执着、对产品的负责。我国应摒弃“工字不出头”的陈旧观念,企业无论身处何种领域,从事哪种行业,只要有精致的手艺、过硬的技能,就能获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一生只做一件事,穷尽一生磨练技能,把产品和服务做到极致,有了这种价值观和文化氛围,工匠精神方有生存的土壤,企业才能在全国、全世界站稳脚跟!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