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null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金长烈:舞台灯光“四化”探索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航行150    2016-09-02 16:34:51     加入收藏

所谓“四化”——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国产化。我为什么提出这个课题?并不是追求时尚,而是我常期在从事艺术实践中的深刻感悟,逐渐形成对舞台灯光发展的...

  所谓“四化”——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国产化 。我为什么提出这个课题?并不是追求时尚,而是我常期在从事艺术实践中的深刻感悟,逐渐形成对舞台灯光发展的变革思考。“四化”、主要属科技研究范畴,但我是科技门外汉,我的发言主要是从应用角度,对舞台灯光在发展观念方面与同行交流。我认为只有观念更新,才谈得上科技创新!

  我简单谈三点:

  ㈠ 反思传统

  揭示影响舞台灯光发展的两个主要现象:

  一是、一种常见的应用现象——“固态照明”

  1)什么叫“固态照明”?

  所谓“固态照明”既是一盏灯装在某一位置上(灯位),灯具从这一点发射的光线,它的投射角度和被照对象的光斑,皆是以固定形式定位在舞台某一空间中(光位)。如果再想改变某项状态(调焦、调色、调投射角度等),必需再到该灯位做再一次手工操作,也就是在灯具应用中“光位”与“灯位”只能是一次性定位。——我称之为“固态照明”。

  这种运作方式,从有舞台灯光开始、剧场中“常规灯”的应用至今未变,已经形成一种凝固模式---我称之为“固态照明模式”

  2)“固态照明模式”在应用中存在哪些问题?

  · 灯数成倍增长

  戏剧性演出灯光一般应用规律有两类布光——基本光与特殊光。

  “基本光”就是舞台各灯位都要有一批灯滿足对主舞台(或表演区范围内)的基本照明和必要的色光气氛 。因此各灯位灯数配置必需要滿足两次以上的色光气氛变化。

  “特殊光”根据演出需要——选灯种、灯数、灯位、色彩、光斑形态、投射角度局部照明某一对象。

  · 灯数多、供电回路多,配套系统也相应扩展。

  · 一次性定位、灯的利用率不高。

  · 布光(对光) 手工操作,灯数多、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且不安全,高空作业常有安全事故。

  · 剧场灯位传统模式限制“光”在演出中自由发挥。——如面光桥、耳光室、大框架假台口、侧光吊笼。固定顶光灯杆、灯桥……等设计。原意想为应用提供方便,但由于种种因素,往往也限制“光”在演出中自由发挥。

  二是、舞台灯光是戏剧生产程序中“最后一道工序”

  戏剧是综合艺术,是由编剧、导演、音乐(作曲、配器、音响)、舞蹈、舞美(布景、道具、灯光、服装、化妆)等部门的组合。这是一个庞大的美学生产工程。

  这些创作部门在一台新戏生产过程中,都有较长时间的准备和前期谋合。少则一、二个月,多则一年半载,他们(除灯光设计外)都有预先准备好的“成品”或“半成品”进入剧场,参加全剧合成。唯有舞台灯光只能等待它的被照对象呈现在剧场舞台上,才能进行布光和制作变化程序、参与全剧合成彩排。舞台灯光处于“最后一道工序”,这是戏剧生产长期形成的基本规律,因此也无形中产生很多矛盾:

  · 时间与质量的矛盾

  一个新戏进剧场,从装台到首演一般只有三四天时间。舞台灯光在这有限时间内,要完成装台、对光、编程、合成、彩排等项内容,工作量很大,灯光设计很难精细处理。

  · 灯光效果“台上见”

  舞台灯光在前期与导演、舞美设计通常是用语言交谈设计意图,所传递的信息是模糊的,甚致是抽象的概念。剧场合成效果往往与导演、舞美设计设想产生差异,免不了要有一些修改。有些内容由于时间限至,想修改往往也为时晚矣。

  · 艺术质量与价值观认识的障碍

  由于现场工作压力很大,甚致困难重重。灯光工作常常因客观现实条件不如人意,往往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凑合演出。创作人员也是出于无奈,设计意图做減法多于做加法,遗憾地呈现给观众,也是常有的、不为人知的现象。“舞台光”的潜在功能和价值观很难被人理解。

  总之:

  由于“固态照明模式”的影响,在人们观念中习以为常的接受。剧场工程设计也如此模式的沿续;艺术家(导演、舞美设计、灯光设计)也无奈地被动地接受。

  由于“最后一道工序”灯光设计必需在很少的时间内完成任务。所有工作人员从装台到全剧合成,经历难熬的日日夜夜,已是常见现象。

  虽然我国舞台灯光近一二十年发展很快,条件有所改善。但以上两种现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们的艺术生产方式,实际上仍处在落后状态。

  我从事舞台灯光工作六十多年,在漫长的戏剧生涯中,逐渐对舞台灯光传统的工作方法产生质疑,从而萌生变革思考。深刻感到在当今时代大发展中,我们的舞台灯光需要更新换代。也即是需要变革!

  (二)需要“变革!

  我对变革的基本思想:

  ·变革理念——“创造自由的照明空间”(这仅是一句抽象口号)

  ·变革方向——使舞台灯光向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

  国产化方向发展。

  ·变革结果——创建新一代舞台灯光系统。

  所谓“新一代”:

  灯具→剧场灯位→供电网路→控制方式→演出灯光编程等方面,向自动化、智能化、系统化、国产化方向发展,构成全新的舞台灯光照明系统。(也含未来灯光教育的变革)

  新一代舞台灯光系统,是一个大课题,这是一个系统工程,是由若干子课题组成。

  我们首先着手研究灯具。

  研发新一代专业型自动化灯具

  自动化灯具的研发是创建舞台灯光系统首要的子课题。只有灯具实现自动化,才能向系统推进引深。

  谈到“自动化灯具”我们会自然的联想到当今“电脑灯”已经是自动化灯具,而且普遍应用在演出中,为什么还要提“舞台灯具自动化”问题。如何回答?我想还是从电脑灯应用功能方面做点分析:

  我们知道“电脑灯”问世,早期是作为“娱乐灯饰”出现在娱乐场所,进而发展到用于歌舞演唱综艺演出,由于功能多样且能遥控运转,已是20世纪末演艺照明中一种时尚灯具,并逐渐进入“剧场艺术”、为戏剧演出所用。

  “电脑灯”虽然还谈不上是舞台灯光专业型灯具,但是它的多功能和自动化优越性,是“老常规聚光灯”无法比拟的(这里也涉及到对“老常规灯”的认识 )。

  什么是“老常规灯”?

  剧场和剧团常用的聚光灯的通称。从灯具功能特性认识,已经历了两代:

  第一代是平凸透镜聚光灯、罗纹透镜聚光灯(亦称“柔光灯”)、凹面镜反射聚光灯(亦称“回光灯”)三类聚光灯种。由于光斑质量差、光效利用率低,已逐渐被淘汰。

  第二代是成像聚光灯。由于光学与工艺结构的优越,光的“可控性”与“可塑性”,皆优于第一代聚光灯种,现在已形成我国新建剧场常规灯种。但从发展观念、成像灯的功能特性虽然对戏剧性灯光处理,起了一定提升作用。但是、该灯种是非自动化灯具,对光、调焦、换色,仍然处于落后的手工操作。从应用的发展观念,由于受“固态照明模式”的约束,只能视为第二代老常规灯。

  由于电脑灯具有自动化、多功能优势,因此也就自然地将现在流行的电脑灯引进戏剧性照明,而且大有取代以上两代常规灯种的趋势。

  但是我们必需理性的认识电脑灯?

  “电脑灯”是当代演艺自动化灯具的泛称,市场上电脑灯品种繁杂,功能各异。而我们需要的电脑灯,则是在吸收电脑灯自动化优势和多功能集成化特点,研发符合戏剧性演出要求的“专业型自动化聚光灯”。

  戏制性灯光非常重视人物照明,对演出空间的处理,布光要求严谨,重视细节刻画,灯光变化严格按剧情、表演、音乐等方面有分寸的表现,更重视光的“品质”要求。

  我们研发专业型聚光灯,既要体现第一、二代聚光灯为戏剧性演出所需要的基本照明功能,同时又要吸收现代电脑灯自动化、多功能优势,创造第三代聚光灯种。也是剧场和剧团未来新一代常规灯。

  我们在近二、三年中与“广州浩洋电子有限公司”、“北京星光影视设备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合作研发四款灯具和一款轨道:【现场演示】

  这是为剧场常规灯考虑的配套设备。我们认为剧场常规灯种不一定很多,力求单纯、一灯多用、品质精良、以质取胜。让更多专业人士(包含导演、舞美设计)能便捷地驾驭舞台灯光。

  “四化”是一个完整的变革链

  创建新一代舞台灯光系统虽然是从研发自动化灯具开始。但我们需要认识,我们的追求不是简单几盏灯的自动化,也不是某一局部性的改革。

  而是若干子课题相关连的自动化、智能化研究,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灯具变革

  我们研发第三代舞台自动化聚光灯,它的应用动能,超越第一、二代非自动化聚光灯,但这仅是“四化”的起步。

  ·灯位变革

  如果我们再将舞台灯具水平和垂直移位,由固态照明模式转变为动态照明模式,不仅提高应用的自由度,更重要是釋放艺术家的创作思维,使“舞台光”的价值观得到新的升华。同时也是对剧场灯位设计提出新的变革思考。

  ·供电变革

  新一代灯具光源采用气体光源或LED光源,排除了“可控硅”供电方式。剧场工程设计是否还需要成百上千条供电回路?新的灯具自动化模式,供电系统能否作到单纯、便捷、安全、減少投资的变革思考?

  ·控制变革

  控制技术方面我是外行,但从应用角度提点质疑?

  一是灯光总控台:现在剧场控台越作越大,当然功能也越来越多,越完善。究其设计思路,是否与我们剧场灯光工程设计与传统应用模式有关?似乎是“量变”的扩展势态。能否向“质变”方向作点研究,体现“新一代”的系统优势。

  二是离线编程:这是灯光设计能否突破“最后一道工序”传统工作模式,克服演出灯光效果“台上见”的落后旧习,

  改变灯光设计生产方式很重要的技术手段。现在很多灯光设计也开始应用相关软件进行“离线编程”,但到剧场能兑现多少?却出现不同程度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究其原因不是“软件”不适用,而是理想化的“软件”,与我们对所处的客观条件并非理想状态,这就说明我们离线编程还没有做到位,还有许多方面需要深入的研究。

  控制的变革关系到整体变革系统是否能高效的实现灯光设计。“离线编程”的最大愿望,就是希望在进剧场全剧合成时快速便捷、准确地体现“预案”效果,这是致关重要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检验整体系统能否有机配合的重要环节。

  “变革”就是探索新路

  我国舞台灯光发展,从电光源开始,舞台灯具和控制设备,基本上是依赖国外引进。即便自己生产,也是模仿国外产品。长期来模仿多于创新,基本上己成为我国舞台灯光设备发展定势。我们需要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引进国外先进设备、和人才。但我们还应该有自主创新意识,向着既“先进”又“实用”观念,探索一条国产之路。

  (三) 联合创新

  走向“四化”、“创建新一代舞台灯光系统” 这个大课题要做的事还很多。目前我们还仅是在灯具、轨道研发方面做了一点工作,已经觉得很吃力。实现舞台灯光“四化”的变革理想,深感靠一二个人、一二个单位做不成大事。

  因为、它是一个由人的观念的改变、现代科技的支持、艺术品质的提高、以及多方合作资源整合等全方位地形成舞台灯光乃至剧场艺术不同以往的变革。这是一项大系统工程。需要联合创新。希望有更多有识之士,共同努力创建新一代舞台灯光照明系统。

  我们的创新,如何评价它的深远意义,虽为时过早,但展望未来,我们围绕“四化”所作的努力,将是时代发展中新的跨越!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收集,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