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无线网络监控”那些小事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航行150 2016-11-02 10:20:00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无线监控大家应该都知道,采用无线网络来传输视频监控 信息和数据,不再受网线的限制。
这些年,天平的砝码开始向无线网络应用,无线网络在视频监控应用中获得了迅猛的发展,无线从市场的实际应用中看已经开始主导视频监控市场。
无线技术的快速演进是无线监控市场发展的根本动力,以领先的无线技术为依托,结合在众多行业丰富的无线网络规划和项目实施经验,以及研发、服务与品牌 上的综合优势,越来越多的客户意识到无线解决视频传输的重要性,尤其是涉及平安城市监控 、森林防火监控、隧道监控、公园景区监控、港口码头监控等众多领域,无线应用做出了很多具示范性和代表性的监控应用。
在视频监控应用项目中,无线网络获得的青睐自然有其道理,首先是无线网络经过了十年的发展,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价格也十分低廉,曾经高高在上的贵族产品 走向平民化,无线产品线已经完全过渡到802.11ac的标准 ,点对点带无线网桥的带宽已经提升了好几倍,能够轻松满足主流高清视频的高带宽需求,但价格还在逐步回落,已经由昔日的“堂前燕”飞入了“百姓家”。
其次是视频监控已经在各个行业广泛地获得了应用,并在向更广更深入的应用快速发展;再有就是大型的监控系统 越来越多的架构在网络基础之上,所有网络监控技术和市场飞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基础网络的建设。
无线网络作为网络的一个环节,有着有线网络不可替代的明显优势,建网方便灵活,成本低廉,保护用户投资,使用可靠。
正是基于上面三个原因,无线技术成本低廉监控市场需求旺盛网络监控成为主流,从而催生出一个巨大的无线监控市场。有很好的旺盛的需求和技术支撑,越来越多的网络公司 涉足到无线视频监控应用,催生了众多的公司全力推进无线在视频监控的应用。众多无线产品的厂家,也在积极地为无线监控市场做着自己的努力。如专业无线设备及方案提供商丰润达,从去年开始到今年,相继推出室外型AP、无线网桥等多种设备,逐步应用于无线监控。
正是有了如此多厂商对无线视频市场的拉动力,无线视频监控正在由曾经作为有线网络的补充身份,正式完成了主流监控应用的身份转变。
面对众多的无线监控厂家,以及各家不断推陈出新的无线解决方案 ,行业用户将存在更多的无线方案选择。无线技术的研发和大量项目实施经验的积累,总结出优质的无线监控设备及方案的选择标准,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应用。
相对于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在视频监控应用中所具有的灵活高效、快速建设、远距离低成本的优势将最大限度地得以展现。对于用户来说,在无线监控市场,品牌和口碑无疑是最有力的保障,同时大量成功的无线监控项目应用也是最具说服力的依据。
监控应用中,无线网络已经在视频监控应用中占据超过37%的份额,并呈现超过有线网络发展3倍以上的增长速度快速推进,在调查中有超过半数以上的项目正在考虑实施无线网络实现监控需求。
无线网络在监控市场中已经彻底摆脱了配角的身份,正在全速超越传统的有线网络的趋势已经不可逆转。随着国内无线城市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络与无线监控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相结合,将会引领视频监控推向一个全新的时代,一个无线的时代。
无线视频监控工程六大事项详解,应用无线视频监控的工程难免让人有所顾虑,其应用上的“劣势”,倒不全是设备价钱、安装成本或线路费用等资金投入方面的问题,仍有很多需要在工程上特别注意的问题,现归纳如下:
网络安全问题:由于无线视频监控系统可能涉及公共隐私和社会安全等内容,系统安全尤其重要。而无线网络以微波为传输介质,易被他人窃取,影响整个系统安全。
使用运营商专线问题:国内三大移动系统运营商针对行业用户开辟了3G无线专网,分为APN专网、VPDN专网、也有采专用账号的光缆专线,多为内网固定IP地址方式,故能否完全隔离互联网的联系,能否避开病毒及黑客的影响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无线电讯号收讯问题:有线网络的断线问题大部分可归咎于运营商,无线部分则还与基地台天线的布建密度,以及发射功率的大小也有关联,如果功率不足,会直接影响传输效果。未来当使用者开始追求实现大范围云端监控,如何轻易且快速的连接网络,便是重点。亦即需求使用3G/4G、卫星、有线网络(ADSL/FTTB),甚至是连结目前的无线上网服务,来当成上网的骨干连结。所以具备多种骨干网络链接能力,具备「自动与云端连结整合」的无线设备就显得特别重要。
无线移动网络的带宽限制问题:目前国内的无线移动网络监控,主要应用CDMA、基于GSM的GPRS技术,以及基于公网的CDMA/GPRS技术。受带宽限制,影像质量有限,即使采用多路捆绑技术,一般最多也只能达到CIF级别的清晰度。对于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不建议采用CDMA/GPRS技术,因为虽然可以满足实际传输容量的需要,其传输稳定性仍需提高。这是因为CDMA的传输与它的覆盖有关,信号覆盖不好的地区效果很差,信号覆盖好的地区效果很好,也就是说,同样一套设备,在深圳用得很好,到广州就可能不好用。即使某个地区信号覆盖很好,在出现突发事件的时候,若公网信号异常忙碌,在运营话务优先原则下,影像传输就得“靠边站”。而多数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基地台几乎是满载工作,要利用其进行网络影像数据传输实有问题,也就是说越紧急,移动网络越难支持影像的无线传输。
带宽拥堵问题:带宽不足、塞车,造成影像延迟也是用户常诟病的地方。在有线网络尚未大幅度改善网络环境的情况下,目前有许多供货商已听到这样的心声,系统整合商或许可以藉由选购特定装置,在AP上附加一些聪明的小工具,来降低这些问题。举例来说,目前许多厂商已推出双RF模块的无线AP产品,既可当AP端又可当client端,且可以视情况设定要走2.4G或5G的频道,避免带宽塞车问题,也可两路同时传输同一频道,即具备了数据备援效应,确保数据不漏失。
传输数据加密问题:因为黑客可能利用运营商专网对无线监控网络系统进行攻击,所以需要对无线监控网络传输的数据加密。目前主要采用的加密手段是VPN(虚拟专用网络)技术,此技术在无线终端和中心服务器间构建一条安全加密通道,其相对成熟但对无线终端CPU处理能力有一定要求。
以上是工程商在使用以及构建无线监控网络时必须注意,更需要慎重考虑的问题。那么既然无线应用有缺点有劣势,就不使用了吗?倒也未必,无线监控系统在应用上的优势还是不少的。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