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摄像机打造4K HDR版《永远的长征》,谱写一览无余的感动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编辑:钟诗倩 2017-04-06 09:15:20 加入收藏
2016年,值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央视推出一台重要的文艺晚会《永远的长征——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
《永远的长征》
从艺术上欣赏当是一场精美绝伦之作,既有恢弘磅礴的史诗风范,又处处充满唯美的浪漫,幸运的是,央视拍摄制作了4K HDR版本,人们将有机会观赏一场超高清与超高动态完美结合的英雄颂歌。此片参加了第四届索尼“4K & HDR杯”评选活动,部分人士先睹为快。
《永远的长征》摄制组工作照
央视4K HDR全流程的制作之举,是一次走在技术前沿的有益尝试,显示国家电视台的眼光、创新思维与长远布局。为了解更多4K HDR摄制细节以飨读者,特请全面参与了摄制工作的央视技术制作中心录制四部高清技术科徐哲老师,回顾并与我们分享了相关经历。
PMW-F55单机录制与多机位同步
《永远的长征》使用了两套拍摄系统出片:
其一,使用索尼演播室摄像机HDC-2580拍摄了高清版本供电视台播放;
其二,采用索尼PMW-F55摄影机的单机方式,拍摄并制作了4K HDR版本。
4K影像相比高清的图像优异性,在舞台剧上有明显的呈现,4K在画质、动态范围、边缘解析能力、电影般景深控制等方面拥有强大优势,因而从暗部到亮部层次还原得更细腻,颜色过渡更平稳柔和,HDR技术则在画面增强上更进一步。
但相应的,4K HDR全流程中对摄编播设备、参数设置、前后期技术与操作等方面的要求也更高。此次4K HDR前端拍摄设备定型为当前主流的索尼超高清4K摄影机PMW-F55 (以下简称F55),多机位单机录制。
《永远的长征》工作照
格式设置上 , 确定为XAVC编码的4K文件,分辨率设定为3840*2160P,50P拍摄帧率,使用128G的SxS卡本机录制,较高帧率的原始素材便于后期使用。
拍摄模式上 选择了宽色域S-Gamut/SLog2,此时伽玛固定为S-Log2。这是索尼优化的电影伽玛,画面颜色偏自然,暗处压得较低,这一特点在本次拍摄的后期调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镜头方面 , 鉴于F55的4K影像拍摄更接近于数字电影方式,所以选择了能在较低照度下出色工作的电影镜头,本次拍摄使用了7台F55,分别配置了3只富士19-90mm广角镜头以及4只85-300mm长焦镜头。在几场晚会彩排、演出中,摄制组使用7台F55分别在各自的机位上,拍摄了大小全、近景特写等不同景别的大量素材。
使用F55进行单机现场舞台拍摄,在带来通透的高清晰度和逼真的色彩还原的同时,浅景深的特点与焦点的控制始终是对摄像师的考验。因为舞台拍摄有不同于电影制作的特点:无法分镜头从容拍摄;需要大光圈适应舞台上的低照度场景;经常性的要进行长焦拍摄等;这些因素都对构图、跟焦、对焦等操作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
本次4K摄制,使用了两种方法解决F55浅景深的问题,
一是通过对光圈的控制从而控制景深范围;
二是通过机位移动调整机位距离,尽可能离拍摄主体更近一些,以获得足够的近景与特写效果。
还有一个问题也是使用多台F55单机进行舞台拍摄中要重视的,那就是非讯道机的多机位同步问题。徐老师在拍摄中发现,虽然在前期拍摄时已将机位定义并进行了时码统一,但关机后再开机,还会在机器之间出现帧差异。因此,为了保证整个系统同步工作,摄制组在每天进场拍摄前,通过F55机身的Gen-Lock端口,串联视频同步信号线后对时码,同步锁相,严格保证多机位同步,从而为后期编辑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4K交响曲,每个乐章都出彩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一个“寒”字,形象地描绘出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惊险悲壮。群舞《冷的铁索热的血》,艺术而真实的再现了这个经典战役的难忘场面。
舞台剧的灯光处理会根据剧情需要该暗则暗、该明则明,摄制组的4K拍摄只能跟随着现场的具体情况,按照舞台的灯光做相应的处理与操作;为了在素材中保留更多的层次并防止噪点,摄制组将F55的感光指数EI设为800,让暗部宽容度更大一些。
在拍摄现场实际所看的原始画面光线复杂、明暗交错。
《冷的铁索热的血》中一些场景很暗。红军战士们攀着铁索战斗着,一根根粗大的铁索与涛涛江水构成的大全景、前景与远景,黑黝黝地向战士们示威与施压;几个战士中弹了,陆续掉进了黑暗的江水中。微弱而秀丽的灯光打在战士们的脸上。
《冷的铁索热的血》剧照
高清已经很难拍出暗部细节,但在4K HDR版本上却完全保留了下来。当然,合适的亮度是后期调色环节调整出来的,画面上没有什么噪点,也许有少许,但精彩的内容使观者无从察觉。这就是S-log2伽马曲线的特点,拍摄时保留的那些暗部细节,通过后期调整展开并找回。
在很暗的同时,模拟子弹的频闪灯光不停闪烁,打在铁索上、战士们的身上、溅落在江水中,这个频闪的高亮瞬间,估计在高清拍摄上就白成一片而失去层次了,而4K呢,闪与亮带来的只是明暗的变化却不失层次;后期在55寸的索尼PVM-X550监视器上观看人物脸部与手部近景时,因为细节的丰富,感觉比现场观赏的效果还好。
与铁索这场暗光场景对应的是高亮的雪山。拍摄这些场景,摄制组会相应的调节光圈、调整曝光以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前期的工作就是把它记录下来,具体细节靠后期调色找回;虽然EI 800的设置损失了一些高光宽容度,但4K HDR可以展现更多高光下的色彩细节,加之本次摄像按照ITU-R709曝光,后期可调整空间很大。
《过雪山草地》剧照
从高清到4K的提升,除了更广的色域范围、更高的帧率、更大的宽容度和感光度,在4K交响曲各个乐章中,分辨率的大幅提升所带来的直观印象最令人深刻。
舞蹈《血战湘江》,近300人的庞大队伍整齐划一地出现在舞台上,展现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观众在现场观看,看到了气势却很难看到细节和表情,而4K拍摄却很好地兼顾了两者。如果局部镜头不好掌控,那么就可以在大全镜头上裁切出清晰的局部,甚至战士脸上的血痂都历历在目,明暗过渡柔和、色彩过渡自然。
《血战湘江》剧照
舞蹈中,一个战士手举着红旗在近30米的舞台上奔跑,战士们仰头齐声呐喊;F55只需记录下这感天动地的激昂之情,全域快门和50P的帧率设置则保证了运动画面的流畅和舒展。
4K HDR联手,留住每一帧的曼妙光影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中央红军沿峰峦相接的崎岖山道,穿越着敌人封锁线,而绵延起伏的险峻五岭,却像水面吹起的层层波浪。歌舞《突破封锁线》、《十六字令·山》在道出当时环境的困难和艰险之际,用唯美的画面贴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十六字令·山》剧照
夜晚在山间行军的战士们举起了火把,一排一排的层次分明;一系列近景、特写、全景交替出现;分出层次的同时,舞台上火把的光影也递减得很厉害,前几排尚清楚,逐渐的到后面进入大山中的火把,已经无法看清,高清转播车的现场切换导演已经要求远处火把增加亮度;而此时4K拍摄却“我自岿然不动”。
现场光比很大,高光打在了舞台前排战士们的身上和脸部,火把从亮到暗,直至远处漆黑中游动着斑斑光点,还有昏暗的夜空,月光也躲进厚厚的云层中。
这幅经典的HDR画面美轮美奂。极大的光比与众多的层次分明的还原,通过索尼PVM-X550显示器完美地呈现了高光区和暗部的细节,此时此景,一帧帧通过4K HDR摄制还原出来的美妙画面让人惊叹和陶醉。
老子在《道德经》中感叹,五色令人目盲。
有幸观看到4K HDR所呈现的画面,眼睛会感受一次真实的震撼,4K HDR技术还原并再现了一个难以企及的更加梦幻的世界。
那么,4K HDR离大众还远吗?让我们贯穿前后端设备简单梳理一下:
在前端4K HDR拍摄设备上,索尼已经独当一面,拥有能够记录HDR高动态范围的4K、8K摄像机F65、F55等;支持4K HDR的剪辑调色系统已是众多电视台处理HDR内容不可或缺的设备;在调色以及最终呈现时,PVM-X550 这款 4K OLED 图像监视器,能够提供专业品质的色彩重现、快速像素响应和精确的信号处理,能够完美支持4K HDR制作需求;终端环节,电影放映、蓝光播放机、HDR电视都可以播放4K HDR视频。
摄制组工作人员照
离最后一公里还有一些传输、片源的问题。但我们相信,4K HDR技术的发展,如同今天的全高清、超高清一样,都是时代前行的必然产物。而央视利用索尼拍摄的4K HDR版《永远的长征》的出现,不仅仅是留住了每一帧的曼妙光影,更是对4K HDR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