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秀颀:泛在屏时代,柔性OLED的历史使命
来源:液晶分会显示资讯 编辑:钟诗倩 2018-05-17 16:00:01 加入收藏
2018年5月17日,2018第六届中国OLED产业发展论坛在河北廊坊市固安创业大厦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分会、SEMI、中国OLED产业联盟主办,由廊坊市人民政府、固安县人民政府、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承办。
维信诺创新研究院院长黄秀颀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泛在屏时代,柔性OLED的历史使命”的演讲。
以下为演讲实录:
黄秀颀(维信诺创新研究院院长):各位的各位领导、嘉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下维信诺对泛在屏时代,尤其是柔性OLED的理解,非常感谢欧阳老师对维信诺做了介绍。
大家都知道现在已经进入到万物互联时代,讨论到万物互联,常常看到物与物存在大量的链接,我们叫互联互通,进入大链接时代。但是讨论这个世界,不可脱离的一点就是人。如果是万物互联,最后怎么跟人链接呢?这是个很关键的问题点,可以看作一个接口。如果我们来讨论万物互联与人之间的交互,最终会落到人机交互技术方面。
我们看一下人与人信息交互的手段,其中包括语义、视觉、语调,单纯从语义来讲,视觉会占很大的部分。我们看一下具体的情况,我们讨论交互的话无非是输入输出,对于输入来讲包括各种识别,语调识别还有视觉。对于输出而言,我们讨论的是终端,包括语言、AI方面。更重要的是显示技术。
我们再来看看对于显示技术而言,可以做什么?很有意思,如果我们看过去生活当中碰到的各种物体,想象一下没有显示会是什么样。某种意义上可以看到显示技术给终端披上彩色的外衣,没有它的话,我们的世界没有那么彩色缤纷。
我们看一下,这个时代由于有了显示技术,所以变成了什么样?不止是现在用的手机、电脑,在现在这个时代逐步在各种终端上都有显示技术的应用,甚至包括航天、笔记本,还有最近说智能音响等各种各样的应用,可以看到现在真正进入泛在屏时代,显示是无处不在的。我们再看一下,似乎显示进入泛在屏时代之后有点不太一样,但是哪些显示技术是OK呢?我们对于泛在屏时代来讲,我们要求显示哪里都要有。
但是这样会带来一些困扰,如果技术OK的话,可以覆盖从小尺寸到中尺寸到大尺寸,尺寸方面是必须OK的。所有技术如果按照尺寸做一些梳理的话很有意思,TFT-LCD已经非常成熟了,大家在生活当中到处都在用,可以从小尺寸到大尺寸,没有任何问题,看起来对于OLED有机会,首先可以像LCD一样,同时覆盖大尺寸、小尺寸应用。并不是说其他技术不好,有成熟度关系,需要一定时间的发展。
在万物互联时代,既然到处都有,到目前为止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显示终端的形态受很大的限制。因为是平的。既然到处都有,所以一定是形态不能够受到限制。同时另外一方面怎么把接口做的足够好,足够的交互。我们再来看一下,对于OLED由于可以实现柔性,但是这一点对LCD是非常困难。从平面到挖槽,大家讨论很多的平面屏,一路看下来柔性显示可以对显示终端带来很大的变革,因为可以实现多形态。另外一方面由于OLED结构比较简单,可以集成各种传感器。一旦集成进去之后,可以更好的理解物与物之间的交互,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互。看起来柔性OLED在泛在屏时代到目前为止是最优的解决方案。
AMOLED市场看起来迎来爆发,到2020年AMOLED市场规模将达到717亿美元。柔性AMOLED会达到477亿美元,应该说非常大的增长,而且从曲线可以看到,是非常快速的增长曲线,非常清晰。
市场很好,再来看谁在做这样的事情?如果跟LCD做对比的话,很有意思的一点,能够看到LCD在平稳增长。当然如果说从地区做分割,无论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地区、韩国与日本都有所增长。但是OLED就不太一样,首先增长的很快,按地区来看,很明显的一个特点,看到中国大陆增长趋势是非常快的,当然在韩国也是有比较好的增长。
我们再从产能角度看一下,刚才欧阳老师提到量产线很多,我们来数一下。到目前为止已经建好,再加上在建,再加上宣布的总共有多少产线?在OLED可以看到韩国已经有十条产线,日本是2条,中国台湾有1条,中国大陆现在做的有14条。仅仅从数量来看,产能是比较OK。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大陆在这块投入很多,而且非常重视。当然对于维信诺而言,作为中国OLED龙头企业,我们的发展是什么样呢?在这里,一并向大家做一个汇报。
首先,从1996年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成立以来,22年专注于OLED事业。目前为止有6000名员工,3500多项专利,4项国际标准。这是目前为止的成果。
如果我们对维信诺自己做总结,为什么活到现在,以及目前发展不错,原因是什么呢?可以总结两条要素:首先,技术发展路线,我们坚持以产业化为导向,从基础研究到中试到量产发展路线。而且每个环节,我们都认为以产业化为导向非常重视,进一步谈到以市场为导向。另一方面,每个人谈到技术创新,对技术创新不是很了解。突破关键技术,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产品当中应用。对技术、IP大家都非常清晰,所有技术创新没有在产品当中应用,价值会大打折扣。所以我们非常重视。
发展历程当中取得一些成果,首先看一下产品,到目前为止维信诺OLED产品,无论是PMOLED还是AMOLED,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已经获得大量的应用,如果从产品形态和应用领域来看,包括智能穿戴还是语言、车载,都有很大的出货。从数据方面,2012年年底,PMOLED出货量是全球第一。
量产线目前有四条,左上角是维信诺苏州PMOLED量产线,这是2006年开始建,2008年开始投产。维信诺昆山是2014年建的,现在主要批量出货在这条线上。刚才各位领导谈到5月17号投入使用维信诺固安六代线全柔AMOLED量产线,也是在固安发展起来。维信诺霸州有一条六代的AMOLED模组。所以到目前为止从量产线角度而言,我们已经初具规模。当然除了量产还不完全够,因为我们讨论的是如何才能可持续发展。所以,研发到量产逻辑关系非常重要。经过几年的布局,从PM再到D1、D2所谓阶梯式研发到量产的平台。
利用这个平台,从两方面来看,首先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做很多可以想做的事情。其中,无论是尺寸还是产线配置,我们要做的事情做良好的配置,我们可以实行先进、高效、低成本的工作,最大限度的降低量产风险。这么大投资额下,没有体系支撑,是非常有风险。另一方面,利用研发平台,我们跟合作伙伴一起试一些新东西,同样重要。这个平台上我们非常欢迎合作伙伴,跟我们一起做一些未来的东西,这会非常有意思。
当然现在谈的很多是柔性OLED,对于柔性OLED来讲,非常适合与万物互联的交互接口。维信诺在柔性OLED方面,开发非常早了。我们从2001年开始做PMOLED的研发,一路发展起来在AM方面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在这里向大家汇报一下柔性AMOLED成果。
应该说这是很有意思的Demo,但是我特别想强调的是Demo可以做的很漂亮。这个显示屏是在5.5代线量产做出来。柔性显示再往下做怎么做?我们在开发与量产推广当中发现一个困难,过去做硬屏时,很多事情我们可以自己做,到这边发现一个困难点,我跟终端厂商讨论说我们做什么样的终端产品,大家发现很多想象空间,确实我也不清楚,我们来讨论讨论。另外,开发过程当中,我们发现好多材料不可以,好多设备也不可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作为屏厂,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怎么把产业链往前推?这是我们思考的事情。
这是去年应用柔性显示屏可能做什么终端,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比如说智能首饰盒、音响、水杯等概念性的产品,也许最终产品不长这样。但是如果没有概念启发,可能产业化过程慢一点。各位看到的这几块屏是同一块屏,我们用的是手机上批量出货的柔性显示屏,其实有很多不同的应用。
除此之外,最近也推出另外一个概念,其实我们过去很多都在说能不能把手机更好的携带,带在手上,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其实这件事情并不难,我们跟电话连起来可以打电话,包括微信、玩游戏都是没问题。同样的逻辑,也许最终产品不长这样子,我们非常希望通过概念性Demo设计,可以推动产业往前走一步。
看起来进步永无止境,但是泛在屏怎么做。基于OLED来说我们需要全面的合作,这是一个必要的事情。柔性OLED有机会解放我们的想象力,通常讲想象力是第一生产力。但是一个伟大创造的诞生,源于想象,也终将超越想象。那柔性显示屏的发展,应该说有望打破与想象,过去所有的终端非常受限于显示屏的形态,也许未来会很不一样。
在这一点上我们做了尝试,去年我们举办了维信诺首届未来显示创意设计大赛,我们把概念网上公布之后,邀请设计人员一块假设,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活动刚刚开始时候所有组织者非常忐忑,不知道多少人参与,到底是什么样的情况。很高兴在最后的时候,我们总共收到1200余件作品,非常非常多。而且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不重复的,没有很明显的相关性,这就非常有意思了。说明,实在上设计人员最后非常辛苦,他没有机会,没有办法,被显示屏所束缚了。这是一个很好的事情。
具体到我们产业里面怎么来做呢?我们也提出几个观点,首先在产业链内部,希望打造产业生态网。过去我们是垂直链条做合作,有一些厂商在中间,包括与上游终端厂商合作,是推动与牵引关系。未来有没有机会,基于用户的需求,我们把面板厂商、上游、下游厂商拉到一起,推动产业链发展,最终形成一整套OLED生态网。对外来讲,柔性OLED扮演的是这样的角色,应用到不同的终端商品上。再往下做打造以OLED作为核心要素之一,跟未来万物互联做一个很好的连接。
回到我们的主题,我们该怎么做?其实我们也想在泛在屏时代,合作一定是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同样,创新也是非常关键的词。对未来而言我们怎么做呢?希望与上游合作,共同推动材料和设备的发展。跟下游合作伙伴,希望一块共同设计未来的产品到底如何,打开我们的想象力。对于我们自己而言,技术创新最终要落到实处。除了提升产品性能之外,不见得一定要做完全新的东西,更多成本是很重要,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打造竞争力的产品。这是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所以,最终泛在屏时代合作创新赢未来。
以上就是我的报告。谢谢大家。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