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助力垃圾分类及其资源化利用
来源:飞利信 编辑:lsy631994092 2019-12-17 14:23:05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一、大城市面临垃圾围 城
2017年,上海生活垃圾清运量为743.07万吨,北京更加庞大,达到924.77万吨,具象来说,如果用载重5吨的大卡车来装这924.77万吨垃圾,两辆一排,可以从云南西双版纳直接排到哈尔滨。以全国为观察范本,北京的生活垃圾生产力超过了24个省级行政单位,上海则超过了19个。以2017年为例,我国各地区人均垃圾生产量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83,这意味着城市的生活垃圾制造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越发达的城市垃圾压力自然也越大。
从数据来看,越光鲜的大城市,垃圾围城的问题越严重,北京比上海更严重。
从7月1日起,上海开始实施垃圾分类政策,根据相关规定,未按要求进行分类投放的,先由城管执法部门责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施行,这被外界称作“史上最严”,上海作为垃圾分类的先行者,可以是受到了全国人民的关注,垃圾分类也是"霸占"各大网络热搜榜。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印发《关于在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先行先试的46个重点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二、 垃圾分类的行业痛点
垃圾分类,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早在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8个城市作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已经开始布局分类服务,但是多年来,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推进速度较慢,没有形成成熟的运作模式和系列机制,作业链条尚未打通,因而垃圾分类工作始终没有得到突破。
当前垃圾分类推行起来难度大,不仅有公民意识和法律建设等社会原因,同时也存在技术和设施投资大、经济效益低等经济因素,多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就成了经济学中的“公地悲剧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相关的法律不健全,民众意识淡薄,监管难度大;
2.缺乏基础设施,无法对整个垃圾分类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
3.各地区垃圾分类工作相关标准不统一,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受制约,无法规模化推行;
4.缺乏有效的政府调控机制,垃圾分类收益市场化手段不足。
三、解决方法
激励制 ,在垃圾分类中存在这样一条生产链,社区→资源回收利用公司→处理,在这些主体,包括环境集团以及政府之间构建一个生态圈。这些链条主体当中,以信息传递为基础,进而产生的价值传递,用于支付与奖励。
雄安新区也出现过智慧垃圾收集样机。市民通过APP扫码后完成垃圾分类倾倒,垃圾箱会自动识别垃圾种类与重量,并给予垃圾投递者积分奖励,积分可用于兑换生活用品等方面。
精细化管理 :通过在垃圾收集车安装识别器,垃圾收集点安装电子标签,实现对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时间、垃圾收集地点、收集频率、收集车辆、收集的垃圾数量和垃圾箱的完备情况的监管并录入数据库。
遵循因地制宜、与时俱进的原则,在运营过程中细化督导、宣教、巡检人员的分类和职责,定额数量,明确各自的任务;运用智慧分类云平台、垃圾分类小程序、垃圾分类APP实现垃圾分类全过程可视化管理。
政府调控 :利用溯源功能,建立统一分类的标准和回收流程体系。通过接入网络,实现各参与方的信息透明,从而实现对分类的全程追踪。政府部门通过对回收资源进行配额交易,或者少征税的方式影响其市场定价,推动资源的循环利用。政府还可以将垃圾分类数据库接入国家征信体系,将不认真执行政策的个人或者企业记录在案,与此同时,对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
四、物联网技术在垃圾管理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能够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进而形成的一个物-物相连的网络,对物体进行识别、定位、追踪和监控等。如射频识别装置、终端设备、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随着我国物联网技术的日趋成熟,该技术在环境实时监测、物流 仓储、智能家居等方面均有探索应用,更是因为物联网技术具有实效性、动态性等特点,因此十分适合城市垃圾回收管理的动态过程,进而可以进一步加强垃圾管理相关信息收集、分析和预测,利用信息手段进行动态评估与监控,从人为、被动式管理向技术、主动式管理转变,彻底改变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与回收落后于社会需求的被动局面。
飞利信致力于超高射频识别模块和读写机具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不断研发和创新高新技术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供应链管理、生产制造和防伪溯源等领域。飞利信物联网产品包括:标签产品、读写机具、模块产品、手持机等。相信我们在相关方面的项目经验以及技术、产品等优势,可以为我们的客户就现阶段的垃圾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的问题提供配套的技术、产品以及解决方案等方面的支持。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