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进度条已过半,疫情要防控,积案要清零,法院以“智变”破两难!
来源:安防行业网 编辑:lsy631994092 2020-07-13 08:46:11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感觉时间好紧张,每一天时间都不够用”这是笔者在某市法院工作的一位同学前段时间频繁抱怨的。
“今年本身任务就重,积案要清零,扫黑除恶任务要收官”
“但疫情中,无法调解,无法提审、更不要提庭审、开庭……,头三个月案件清理没有丝毫进展”
这是上半年全国绝大部分法院面临的新考验。
疫情防控常态化下,要限制减少人员流动聚集,看守所等封闭式管理短时间内无法改变;扫黑除恶积案清零,要确保专项任务完成,但看押案犯不能提审出所、异地关押人员不能同时到庭等等问题导致各地法院刑事案件严重积压。
01“庭审”开到看守所 打破法院两难困境
然而在6月22日,南通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公开审理的一起案件却打破了当前法院面临的两难困境,案件审理全程都是在看守所里进行的,而且是无接触式的。
据法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是南通法院全国首创的驻所“支云”科技法庭,法庭被划分为审判区域和被告人受审区域,中间以防爆玻璃全封闭隔断,被告人与合议庭成员等全程无接触。既实现了疫情防控、又符合司法安全标准的刑事审判庭审环境。
据了解,南通驻所“支云”科技法庭背后的技术支撑来自国内视讯服务专业提供商科达,不仅有专业音视频设备,还有首创的“支云”庭审系统,实现现场语音转写、庭审直播、电子签名、电子指纹等功能,并与案件系统完全打通,在获取案件数据的同时,可以回传庭审笔录和录像至案件系统,实现刑事诉讼工作无缝衔接,提高了审判效率。
02异地关押同时开庭 积压案件处理有效解决
“2020年年底,涉黑涉恶类刑事案件年底必须清零。”这是2018年中央扫黑除恶三年专项斗争的工作要求。
然而,涉黑涉恶类案件多以团伙作案,不仅涉案人员众多,案情复杂,并且还存在多个被告人异地关押、同案犯分别羁押的情况。在疫情之下,这类案件审理,无法实现多名被告人同时到庭,各地此类案件只能暂时积压。
在科达技术支持下,南通首创的驻所“支云”科技法庭融合线上线下多种技术手段实现一案多被告异地关押同时开庭,支持主犯本地开庭、认罪从犯远程开庭的审理模式,缓解复杂案件的积压困境。实现疫情防控、涉黑涉恶类案件的两难处境迎刃而解。
南通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该系统自6月8日上线起,一周开庭35场,其中涉黑案件5场,另已排期67场,涉黑案件6场,有效缓解了刑事案件的积压难题,并为涉黑涉恶案件年底清零的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目前社会上频发的电信诈骗等团伙型的案件,均可通过该系统得到及时审理,避免疫情期间长期积压。
03互联网直播 推进法制教育普及
更值得一提的是,南通法院审理的这起案件,CCTV12《现场》栏目全程进行了直播,引发了1100万人在线观看。
一直以来构建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是我国司法机关追求的目标。正所谓兼听则明,“以公开促公正,让所有人都看的清清楚楚,也能够让人心服口服,更能让普罗大众接受法治教育。”参与此次案件审理的法官表示。
据了解,基于科达的互联网庭审技术,南通驻所“支云”科技法庭不但可以通过内网专线传输至法院,满足家属异地旁听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实现互联网直播,对于不便到庭的庭审参与人可通过互联网观看庭审,既保证庭审全程公开,也让更多网友亲临庭审一线,感受法制教育。
小结
在新的技术变革形势下,严峻的疫情防控现实与紧迫的工作任务,迫使着以往严谨、苛刻的司法工作正在从早期的费时、费力、繁琐的案件审理中实现新的突破。
不仅仅是驻所“支云”科技法庭这一项,更是以“智慧法院”为代表的司法智能化变革正在从单一领域向全方位拓展,当然这种变革正如南通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曹忠明所言,“不仅是疫情防控背景下的权宜之举,而是顺应互联网庭审方式改革趋势、深化智慧法院建设的长远之策”。
科达作为积极推进这一变革的技术代表,正通过自身丰富的智能终端、雄厚的软件开发实力,以“实战派”的身姿“大显身手”。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