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和显示的关系(二)
来源:LED显示屏技术贴 编辑:小月亮 2020-04-10 17:07:31 加入收藏
人眼的生理结构及其复杂,了解人眼的特性,对于我们做LED显示屏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人眼主要有如下几点视觉感知特性:
1.视觉调节力
通过改变眼睛晶状体的折射率,人眼可调节视距;依靠视细胞和瞳孔的调节,眼睛能适应非常宽的亮度范围,所能感受亮度上下限之比为1000∶1。
2.视觉暂留性
图像一旦在视网膜上形成,视觉将会对这个图像的感觉维持一个有限的时间,这种生理现象叫做视觉暂留性。设光刺激为一系列平均亮度保持一定、间隔一定的光脉冲,如果光脉冲的频率较低,会出现闪烁现象,但当频率提高之后,就几乎察觉不到闪烁了,视看感觉变得稳定均匀。将闪烁感刚刚消逝的频率称为临界重合频率 CFF,一般CFF的频率在18~20Hz左右。对于不同亮度有着不同的临界频率。如50 Hz的电视图像,在较暗的环境中,即使是较低亮度的画面,也不容易感觉到闪烁。但是如果亮度提高到600cd/m2,即使是60 Hz的图像,也会有闪烁感。另外对比较强的图形边缘与视线移动都会使CFF增大。如上次碰到的一家做折叠屏的厂家为了让单组数据能够带载更长的模组,将帧频从常用的60HZ换成30HZ,正常显示肉眼看不出什么问题,但当快速拖动鼠标的时候会有明显的顿挫感。
3.视觉锐度
眼睛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叫视觉锐度。眼睛分辨景物细节的能力有一极限值。人的视网膜上光敏细胞间的物理距离决定人眼分辨率的极限,大约为1′角度。这点在之前的文章中有聊过通过这个特性去选显示屏的点间距。
4.亮度辨别力
人眼在比较两个强弱不同亮度时,有较好的判断力,对亮度变化过程敏感。对于不同亮度的背景,人能察觉到的最小亮度差别也不同。如白天环境亮度为 10000nit时,人眼能分辨的亮度范围为200~20000nit,低于200nit的亮度感觉为黑色;但是黑夜环境亮度为30nit时,可分辨的亮度范围为 1~200nit,100nit的亮度感觉就很高,低于1nit的亮度才引起黑色感觉。对于LED显示屏来说亮度背景取决于环境亮度和屏体的对比度,利用这个特性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屏体的对比度来降低对屏体亮度的依赖,因为只要重现图像与原景物对人眼具有相同的对比度和亮度级数,就能给人以真实的感觉。
5.马赫效应
当亮度发生跃变时,视觉上会显出马赫带效应。这是一种边缘强调效应,即亮度突变处明显增强。这种效应有利于人眼更好的判读物体轮廓。如果你的单元箱体间因为平整度或者贴片等原因造成在单方向存在相同的亮度渐变,那么这个问题会在箱体与箱体拼接处明显的暴露出来。
6.双目视差
人类通过双眼的视察感觉真实的三维世界。前面3D显示的文章中有聊过,这里不在赘述。
关于人眼和显示的关系你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留言指正探讨。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