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终端应用最快年底量产,晶电再谈Mini/Micro 进展
来源:高工新型显示 编辑:lsy631994092 2020-08-12 08:47:23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8月7日,晶电、隆达分别召开临时股东会,通过股份转换议案,并选任新控股公司富采投控第一届董监事。晶电董事长李秉杰、隆达董事长苏峯正、友达代表人彭双浪均入选董事会,且由李秉杰担任富采投控董事长。
富采投控的成员涵盖LED晶片厂、封装厂以及面板厂,未来在Mini LED、Micro LED、VCSEL领域将分进合击,并强化布局Mini/Micro LED技术。
据台媒报道称,李秉杰还在临时股东会上公布了晶电在Mini&Micro LED领域的最新进展。
据李秉杰介绍,在Mini LED方面,虽然今年仍处于测试量率及可靠度阶段,但过去2-3年碰到的问题已陆续解决,测试状况还算顺利,预计今年底、明年第1季,将有终端应用大量出现。
据悉,晶电目前蓝光产能约50-60%,预计今年第4季将台湾95%蓝光产能,转为MiniLED产能,在客户专案开始放量后,目标为MiniLED占整体蓝光产能的一半。
今年4月,晶电也曾斥资54亿元新台币(约合人民币12.7亿元)将大部分Mini LED产能建置在中国台湾地区,以应对未来MiniLED新应用趋势与配合终端客户要求。
“Mini LED这两三年对晶电会有比较大的正面影响 。” 晶电副总经理张世贤曾在今年3月的一场法人座谈会中提到。
而在Micro LED方面,李秉杰表示,近期晶电已克服量产转移等多项Micro LED技术难关,预计2-3年内可达到量产所需要的生产能力,并于3-4年内推出终端市场应用。
同时李秉杰提到,智能手表将成为 Micro LED的首批大量生产的终端应用。 这是由于智能手表屏幕分辨率约300x300,相当于30万颗MicroLED,其尺寸面积是单次巨量转移可以完成的,目前也有系统品牌客户在推动中。
而电视这类大尺寸终端产品,预期最快3年后问世,并可望于4、5年后放量。这是由于小尺寸穿戴设备要突破100万组较为容易,但大尺寸电视价格昂贵,短期内导入市场渗透率处于较低水平。
此外,晶电与利亚德的Mini/Micro LED合资公司利晶微正按规划运行,目前8月进入试产阶段,预计10月正式投产,2021年批量生产,产值将大幅提升。
据了解,晶电与隆达换股成立控股公司后,隆达原大股东友达也加入董事会,成最大单一股东。友达通过玻璃基板,将与晶电在Micro LED磊晶与晶粒研发技术达成整合,让晶电上游技术得以延伸应用于下游面板与系统厂新品开发,而智能手表将有望成为双方在Micro LED新时代抢得先机的制胜点。
据悉,富采投控预计10月20日简易上市,晶电、隆达则同日下市,挂牌资本额68.6亿元新台币。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