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调试话筒录出好声音?
来源:中国音响网 编辑:小月亮 2019-10-15 09:19:12 加入收藏
话筒
话筒也叫传声器,工作原理是当传声器接受声波时,声波产生的力量作用在振膜上,引起振膜振动,带动音圈作相应振动,音圈在磁钢中运动,产生电动势,声音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录音室常见的录音话筒分为动圈话筒和电容话筒两种。
电容话筒的特点是非常灵敏,频率响应比较宽广,能够捕捉到更多声音细节,在录音棚中使用率较高,对录音环境的要求也比较高。高档电容话筒非常娇贵,怕摔怕受潮,不录音的时候要放到防潮柜储存。
动圈话筒的特点,是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动圈话筒构造相对简单,经济耐用,能承受极高的声压,且几乎不受极端温度或湿度的影响。
从声学性能比较,一般来讲,电容话筒在灵敏度和频率响应方面要优于动圈话筒。这跟电容话筒需要先将声音信号转换成电流的工作原理有关。通常电容话筒的振膜都非常薄,很容易受到声压影响而发生震动,从而引起振膜与振膜舱后背板之间电压的相应改变。
一般的入门级声卡,话放能力有限,对于动圈话筒的支持并不好,常见的情况就是推力不够,所以我还是建议用电容话筒录音。
话筒放大器简称“话放”,是对话筒输入的信号进行放大的设备。话筒的信号非常微弱,必须要经过话筒放大器放大以后才能被处理。
一般专业声卡都带有话筒放大器,可以应付一般的话筒,声卡上的增益控制旋钮(Gain)就是用来调整话放增益的。
高档话筒(1000美金以上)必须要配合话筒放大器(通常在1500美金以上)才能发挥最大效果,因此会配备独立的话筒放大器,
话筒调试
当我们在调试话筒时,通常会关注这几个方面:
* 电平
* 话筒距离
* 话筒的角度
电平表
在录音制作中,有一些可以用仪表来量化的技术标准,比如说话筒录音的最佳电平,音乐最终输出的响度标准。很多时候我们并不能光凭耳朵来判断,而仪表提供了一个通用的,可视化的参考。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个最常用的仪表,叫电平表。电平表用来显示声音的峰值电平(Peak Leve)和平均电平(RMS Livel)。
电平表的单位是dB(分贝),dB是一个比值,是一个纯计数方法,由于它在不同领域有着不同的名称,因此它也代表不同的实际意义,所以不能将不同情境下的dB拿来比较。
比如说物理中来描述声音的响度的分贝,是以人耳的听力来定义的。
在数字音频系统中使用的是另外一套计量标准,叫做dBFS,dBFS是数字音频信号电平单位,全称是decibel full scale。以0dB作为声音最大值的。超过0dB就会出现削波失真。所以我们在数字音频系统中看到的各种表,一般都是dBFS,数值为负数。
峰值电平(Peak Level)
峰值电平是指一段音频信号中的最大值,是系统能承载的最大范围,峰值电平超过0dB,就会出现削波失真,也被称为破音。
平均电平(RMS Level)
一段时间内的电平均值。平均电平用来描述响度,平均高电平影响我们听到的响度。
回到电平表上,我们来看看各部分的含义。
软件调音台上默认的电平显示,是峰值电平。如果要同时查看峰值电平和平均电平,可以在轨道上加载一个电平表插件。例如WAVES插件中的PAZ METER ,或者Logic Pro X自带的电平表Level Meter等。
人声录音的最佳电平
录音的电平大小是有一个技术标准的:峰值电平不超过-3dB,平均电平控制在-12dB到-18dB。录音时关注峰值表,是为了确保不录破。关注平均电平,是因为他反映了声音的平均响度。
为什么是这样一个数值呢?这是经过科学计算以后,数字录音中最理想的电平状态,能够最大程度保留动态范围,并且利于后期处理的电平范围。
一个bit大概能记录6dB的动态范围,24bit的录音,最大动态范围是144dB。留出3个bit的余量,实际使用21个bit,还有126个bit,能够发挥话筒和AD转换器最大动态范围。
只有正确设置电平,才能录出最好的状态。
视觉比声音更显而易见,我举个例子,录音跟摄影类似,拍照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要确保曝光正常。而具体如何曝光,是根据你要拍摄的主体以及画面本身综合考虑的。一张照片只有在曝光正常的情况下,色彩,直观才能最好的展现出来。
曝光不足的照片,通过后期提升亮度,噪点增加会很明显。
曝光过度的照片,即使将亮度降整体降低,已经丢失的信息也无法弥补。
我们在录音的时候也是一样。录音只有在健康信号质量下才能记录到最佳的声音效果。这个电平范围内,一般不会出现大幅的音量衰减和提升,能保证声音本身的精度不收影响。
话筒放大器,对话筒信号的放大是电路放大,而软件对声音的放大是差值计算,因此,在软件中将电平较小的信号进行较大幅度的提升,效果并不理想,在提升的同时会发现噪音变大,声音发毛。就如同将一张照片曝光不足强行提亮一样。同理,将一个已经出现削波的声音进行音量衰减,破音也不会得以消除,因为那部分信息已经丢失了。
在实际录音中,由于部分歌曲动态较大,家庭工作室中并没有硬件的压缩器对动态进行控制,大音量的地方容易录破,平均电平的要求可适当放宽到 -18到-24dB之间。
电平数值。可以通过电平表插件进行测量,我们来看两端波形。
这是一个电平比较正常的人声,主歌部分RMS -24dB左右,副歌部分RMS -18到 -12dB之间。
这是一条整体电平偏小的人声,PEAK -22dB、RMS -24 to -30dB,还有12-16dB的提升空间。一般我会建议打回去重录。
了解了有关电平的基础知识,我们来继续讲录音项目的电平管理。
相信许多人都有类似的疑惑:
* 人声电平录多大合适?
* 声卡上的话放增益(Gain)如何调整?
我们以翻唱为例,翻唱项目中有伴奏轨和人声两条主要轨道。
伴奏的电平大小,是以话筒轨道为参照来确定的。把话筒轨道按之前提到的电平标准设置好,再将伴奏轨道的音量调到一个听起来合适的比例,唱起来不费力的状态。根据电平表把话筒电平设定好之后,伴奏音量降低之后,如果觉得音量偏小,只需要整体提升监听音量即可。
话筒的电平是通过声卡(话放)上的增益旋钮(Gain)来进行设定的。话放的增益旋钮设置为多大,没有固定值,需要根据具体的歌曲情况,参考电平表来调整,影响录音电平的因素有许多,例如话筒距离,歌手本人的音量,作品本身的音量起伏等,这些因素需要综合考虑。
因为成品音乐及伴奏是做过母带处理的, 响度比较大,因此导入到音频软件中一般都需要衰减6-12dB,才能与话筒电平匹配。一个常见的错误做法是,总觉得话筒音量不够大,拼命提升话筒电平,直到话筒出现失真也仍然不够大,原因是把伴奏导入到工程中不做电平降低。
话筒距离及角度
话筒的摆放就跟摄影师讲机位一样。并不是随随便便一放就好,而是要进行细致调整,距离,角度上的偏差都会影响到你收录到的声音。
教科书上,技术文章上写的话筒距离,只是一个参考值。具体要以实际来进行调整。话筒摆放的距离是可以识别并进行模仿的,在摆话筒,找想要的音色时,也可以找一首歌曲参考曲目进行模仿。
话筒的摆放距离,和摄影中的景别类似。如果景别太近,整个画面中就只能看到脸,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压迫感,如果景别太远,背景太多,人物被拍的很小,也不合适。
录制主唱时候,较为合适的距离感,就像拍一张人像胸部以上到面部特写之间的一个感觉。有一些话筒距离摆放过于近的歌曲,人声就像贴着听众的鼻子演唱,会让人感到不适。
话筒摆放过近会引起近讲效应。近讲效应会得到一个类似于低频很猛,很温暖,很贴耳的声音。但实际上这种声音使用不当,会对耳朵造成很明显的压迫感,而很很难通过后期处理把声音距离感往后退。在使用话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要觉得这个温暖感很好听,就太近距离的使用话筒。
许多人都会出现把话筒摆的太近的情况,话筒摆的太近,你会听到响度也增加了,低频也变多了,你可能会误认为这是一个好的音色。但是如果你去参考成品的唱片,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
话筒摆放的角度,也会对音色产生一些细微的影响。不一定要完全正对着,嘴巴。有时也可以进行一些角度上的调整和倾斜,左右或者上下。都会带来一些细微的音色变化,另外将话筒适当倾斜一点,也可以避免某些字的气流太强打在话筒上造成喷麦,特别是当想要近距离的拳路是一个比较温暖的声音的时候。这个方法很有效。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