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尔康: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造多元分布式系统的“同步”体验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原创) 编辑:swallow 2020-10-21 17:11:57 加入收藏
—专访米尔康总经理陳名凯
在今年的北京IFC展会上,不少分布式厂商打出“双引擎”、“多码流”的新概念,让来访者傻傻分不清楚。不同码流,对于音视频信号的传输与操控有何影响?多码流分布式系统是否能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数字音视工程网记者有幸采访到深圳市米尔康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陳名凯,就分布式系统当前的技术储备及应用前景展开交流。
(左起第一位)
不同码流,均为实现“本地观感”
由于不同来路的音视频信号源,对于码流或者码率的要求也不同。通常来讲,码流越高,信号传输的质量也越高,即图像显示越逼真,但传输速度就越慢;反之亦然。“双引擎”即同时兼顾深压缩和浅压缩编解码技术,既可以通过浅压缩编解码技术实现高清画质和低延时,也可以通过深压缩技术享受超低带宽。一言以蔽之,以更快的速率传输近乎原始的画面。
为了能让异地视频源拥有“本地观感”,在几乎无延时的情况下,实现视频信号的无损压缩解码上屏,米尔康早在2017年就已经推出NYX系列双引擎分布式系统,通过浅压缩编解码技术,在17ms以内低延时状态下,实现远程视频源的本地还原,还原度高达90%以上。“用我们的产品,画面的色彩、水文不会有马赛克,制作excel表格,线条不会遗失或者出现粗细不等的情况,跟本地使用没有两样。”
在实现原始画质的高度还原后,米尔康接下来没有刻意追求显示效果,而是将技术研发转向打造更好的用户体验。“国内的分布式坐席多注重显示的多样性,主要精力投入到实现诸如开窗、漫游、回显等显示效果,而在用户体验尤其是坐席人员的操作管理上,则没有太多的创新性。”陈明凯认为,好的产品最终的落脚点是在用户体验上,分布式系统的主要使用者是坐席操作人员,这与互联网注重体验的思维不谋而合。
分布式的核心,是“同步”的体验
在兼顾画面真实性的同时,给予用户更加简单、便利的操控环境,这是米尔康区别于其他分布式系统厂商的主要特点,其中最为核心的即是“同步”体验。陈明凯认为,好的分布式系统不仅能实现显示画面与现实完全同步,坐席人员的键鼠操控等也应同步。
现实情况是,不少厂商给到客户的分布式系统方案,在大屏显示上能呈现高清画质,而在坐席操作台上鼠标拖尾现象严重,无法实现前后端一致的同步体验。“分布式产品最终是给坐席人员使用的,未来的大数据中心、智慧城市等将会有成千上万的坐席操作人员来进行远程操控管理,键鼠操控的流畅度是衡量分布式系统体验感的重要尺度。”
经过多年潜心研发,米尔康在分布式产品的操控体验上已经走到行业前列,不仅在鼠标操控上无拖尾,同时支持单点、多点触屏控制,甚至当下最先进的十指触控技术。随着5G的普及,IOT更强调“万物互连”的互联网体验。省掉一切中间环节,通过触屏实现音视频信号的直接控制,打造完全同步的操控体验,这是米尔康坚信的分布式系统的未来发展方向。
兼收并蓄的多元分布式体验
与多点触控相连的,还有USB权限分发功能,这也是米尔康独领分布式风骚的“杀手锏”。不少分布式厂商只提键鼠控制而不提触屏控制,实际上并不是不认可,而是技术上不支持。在陈明凯看来,很多企业或者部门领导人更愿意使用触屏操控,不仅操控起来直接方便,也省去了键鼠的学习成本。
通过USB控制信号,不仅能实现多点触控,同时进行操作权限的随时分发与收回,针对不同的控制环境,对坐席人员进行二次管理,更利于私密性与安全性的保障。更重要的是,米尔康的这一独创性功能,并非只服务于自有分布式系统,而是兼容市面上90%以上的USB设备,如U顿、打印机、智慧卡等。且在USB权限的授予上,不限于自己的工位,可以在其他工位授权。一个通常的应用是,“U盘在本地工位不能用,但可以授权其他工位使用,两个工位共享USB的功能。”
据悉,为了实现多元分布式系统NS6000V的强大兼容性,米尔康集成了USB、串口、IR、I/O控制信号,以模组化产品,简化系统设计,为第三方提供开放的开发环境。同时,依托网络交换机的先天优势,在“双码流、多码流”情况下,也能灵活组网,为图像高清无损传输提供更“宽松”的环境。
不排斥外来设备或系统,完全根据项目需求,多方整合资源、灵活组网与管控,这也是米尔康多元分布式的精要所在。在后疫情时代,多元分布式的魅力几何?时间会给出答案。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