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首页
数字音视工程网

微信公众号

数字音视工程网

手机DAV

null
null
null
卓华,
招商,
null
null
null
快捷,
null

我的位置:

share

鸿蒙出世

来源:盐财经        编辑:lsy631994092    2021-06-04 08:42:42     加入收藏    咨询

咨询
所在单位:*
姓名:*
手机:*
职位:
邮箱:*
其他联系方式:
咨询内容:
验证码:
不能为空 验证码错误
确定

6月2日,可能会是中国信创产业载入史册的日子,国产操作系统鸿蒙2.0正式登场。这天晚上,华为召开鸿蒙操作系统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正式公布可以覆盖手机...

  6月2日,可能会是中国信创产业载入史册的日子,国产操作系统鸿蒙 2.0 正式登场。

  这天晚上,华为召开鸿蒙操作系统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正式公布可以覆盖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鸿蒙操作系统。搭载鸿蒙系统的P50系列、华为 WATCH 3 智能手表、华为 Mate Pad Pro 等新品也一同亮相。

  图|6月2日鸿蒙HarmonyOS2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 (图源:直播截图)

  据介绍,鸿蒙 2.0可以支持多设备、多硬件,解决PC、手机、平板、手表等系统之间的体验割裂问题,同时将支持大量的 IoT 设备。同时,鸿蒙 2.0 还可以一站式解决智能家居、智慧办公、智慧出行、运动健康、影音娱乐5大生活场景。

  从四五年前活在PPT里的系统,到经历争议,再到发布最新版本,华为鸿蒙操作系统在商业应用上逐渐迈开步伐,生态系统建设将成为鸿蒙接下来的关键。

  随着科技创新越来越重视底层基础,以往众多尝试失败后,鸿蒙显然被寄予了国产操作系统崛起的厚望。

  面对万物互联的物联网时代,为此而生的鸿蒙顶着世界第三大操作系统的光环而来。这是大众的期待,但也是莫大的挑战。

 

鸿蒙是不是安卓“套壳”

  任何一个新事物的出现,都会伴随多种声音,鸿蒙也不例外。两年前的2019年8月,华为在开发者大会上首次揭开了鸿蒙系统的面纱。鸿蒙系统在华为陷入危机时走到台前。

  彼时看好者认为,鸿蒙将成为世界第三大操作系统,看衰者则认为,鸿蒙成不了大气候,其中颇具争议的一点,就是不少人认为鸿蒙其实就是“安卓套壳”。此前OPPO某前公关宣称“鸿蒙本质就是基于AOSP开发的”,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

  图|1月12日“2020科技风云榜” 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鸿蒙OS不是安卓的拷贝,也不是IOS的拷贝”(图源:新浪科技)

  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此前承认,鸿蒙目前使用了部分AOSP开源代码,这也成为外界质疑鸿蒙“套壳”安卓的主要原因。AOSP即安卓开放源代码项目,是由谷歌维护的开源操作系统开发项目,但它和安卓并不是一回事。

  王成录后来回应质疑称,并不是所有安卓代码都是谷歌开发的,绝大部分代码来自开源社区。鸿蒙也会吸收社区优秀技术和代码,使用AOSP的开源代码,就判断鸿蒙是安卓换了皮,说明这类吐槽者没有太准确理解什么是开源。“全世界没有任何一家公司写一个大型的软件,每一行都自己写。”王成录称,安卓用开源代码比例超过80%。

  一位不愿具名的技术人士告诉盐财经记者,AOSP既然是开源项目,意味着可以自由复用开源代码、贡献代码以及修复项目仓库。这其实也会带来更重要的反馈,推动开源项目得到更好优化。“如果鸿蒙真的是抄袭安卓,难道安卓会无动于衷?”

  业内专家项立刚在接受盐财经记者采访时也表示,鸿蒙是面向物联网时代的操作系统,它具备连接不同设备能力,这是windows、安卓和iOS目前还做不到的。“有人用砖、水泥、钢筋等建了一座商品房,其他人用这些东西再建一座酒店,但不能说它们就是一样的东西,内部结构、场景和用途都是不同的。”

  图|6月2日鸿蒙HarmonyOS2及华为全场景新品发布会 (图源:直播截图)

  有市场消息称,在今年10月预计开源的鸿蒙3.0系统将几乎看不到谷歌贡献的AOSP代码,届时或许会打消不少人的疑虑。

  从底层技术方向上来看,鸿蒙其实和苹果iOS更像,因为两者使用的都是微内核架构,但区别在于,鸿蒙走的是开放模式,而苹果则是封闭的。 目前,鸿蒙的内核包括Linux宏内核、LiteOS内核、鸿蒙微内核等多个内核混合的设计,其中Linux宏内核同样是安卓的内核,这使得鸿蒙能够快速兼容安卓。

  LiteOS内核是华为专门针对IoT设备研发的轻量级、低功耗操作系统内核;鸿蒙微内核则是鸿蒙系统未来将主要采用的自研核心。鸿蒙操作系统可以针对其运行设备的不同,选用最适合的内核,为上层提供基础操作系统能力。

  国泰君安一位分析师认为,鸿蒙系统目前在手机等高算力设备上还是主要使用Linux内核,鸿蒙微内核作为正处于快速开发阶段的备用内核未来可能会逐步替换其他内核。这也是产业发展和生态建设的正常过程,不应过度神化或者妖魔化鸿蒙系统。

  图|《头号玩家》剧照

 

一场迫不得已的自救

  鸿蒙在2016年开始酝酿,到2019年正式面世,到此次发布 2.0版本,华为对鸿蒙越来越重视。伴随着接踵而至的“黑天鹅”,正如华为海思一样,鸿蒙也加速迎来“备胎转正”。

  两周前,谷歌在2021I/O开发者大会上正式公布了安卓12系统,并宣布将于第一时间向全球手机厂商推送新系统。小米、OV、一加等国产手机厂商均在名单中,却不见华为。

  市场分析认为,这意味华为已被谷歌“除名”。而早在2019年,华为就无法使用谷歌的GMS(谷歌移动服务),这也使得华为手机的欧美市场受到影响。

  图|2018-2021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份额(图源:IDC)

  这背后主要受到美国制裁的影响,而鸿蒙的出现则为华为在压力之下谋求了一个新的出口。虽然王成录此前强调,鸿蒙的出现,不是为了应对美国制裁而做的替代系统。但在过去两年多历经美国两轮制裁的情况下,华为硬件产品遭遇打击的情况下,鸿蒙无疑天然地背负了“自救”的色彩。

  华为的消费者产品一度为其贡献超过一半的营收,其中手机是最重要的贡献。2017年凭借1.53亿台的销量和20.4%的市占率,华为稳坐中国手机市场老大的位置。随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持续下滑,随着芯片断供,华为手机市场更是持续萎缩。

  来自调研机构canalys的数据显示,去年华为手机(包括荣耀)全球出货量1.885亿部,同比下降超过20%,市场占有率为15%,位于全球第三。今年一季度,华为手机在全球范围内的出货量首次跌出前五,在国内也从第一掉到第三。

  图|华为Q1以1860万台出货量位位居全球第七(数据来源:canalys)

  而在鸿蒙万物互联的应用生态中,手机处于最为核心的地位,华为高管此前多次提及,一个操作系统的基本生存底线是16%的市场份额。

  华为预计鸿蒙今年需要达到3亿的终端搭载量,其中2亿为华为自有品牌,包括手机和、手表、平板电脑、智慧屏等终端,另有1亿来自第三方生态合作伙伴的 IoT 产品。

  6月2日晚间,华为发布了多款搭载鸿蒙 2.0的新品,并推出百机升级计划,将陆续向华为手机、平板、智慧屏等智能终端设备推送升级鸿蒙 2.0,到明年上半年计划实现近百款设备升级鸿蒙2.0。

  毫无疑问,手机依然是万物互联中最重要的一块拼图,而在基于鸿蒙系统的多设备交互过程中,手机同样发挥了重要角色。

  在华为手机大概率难言理想的销售情况下,鸿蒙覆盖2亿自有品牌设备的预期或会打折扣,而华为能否通过鸿蒙让消费者获得更好的体验,从而保住这个存量市场亦需观察。

  项立刚提到,如果消费者觉得和鸿蒙系统比较好用,那么对于未来华为的其他产品发展都是机会,除了存量用户,还要看是否有增量用户,华为芯片若有突破,可能会有更多新的可能。最新的消息显示,高通可能会成为华为手机的芯片供应商,或为华为鸿蒙应用带来更多机会。

  图|(图源:Android Headines)

  鸿蒙对于华为,还有更为重要的战略意义。据5月30日媒体报道,华为一份内部备忘录显示,任正非呼吁公司员工“敢于在软件领域引领世界”,该领域具有“更大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公司正寻求在硬件业务以外的增长。

  该备忘录还称,由于受到外部限制,华为很难在短期内生产先进硬件,应该专注于构建软件生态系统,如鸿蒙操作系统、全场景AI计算框架Mindspore和其他IT产品。

  方正证券电子科技首席分析师陈杭接受盐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华为如何跨越硬件终端集成商的传统商业模式,借助鸿蒙成为数字经济的底盘,这是华为整个商业运行的一次重大突破。

  从短期来看,鸿蒙决定了华为能否通过鸿蒙实现硬件业务残缺的软件延续,中期则决定了华为能否建立横跨人车、人居跨场景的AIoT生态。

  图|华为鸿蒙将在车载、智能家居等方面发力(图源:央视财经)

 

国产操作系统新起点

  物联网时代对操作系统提出新的诉求,而在地缘冲突激化下,国产操作系统的重要性也进一步提升,改变“缺芯少魂”的现状也呼吁了很多年。

  在国产操作系统错过了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后,而在到来的物联网时代,鸿蒙实现多种设备沟通语言的统一。陈杭就提到,从长期来看,鸿蒙将是决定华为能否在异构计算时代(物联网)中取得第四张操作系统入场券的关键。

  图|华为鸿蒙HarmonyOS (图源:中国日报)

  从历史发展来看,一旦某个操作系统占据市场,几乎很难有后来者再去分食,更别说去颠覆。目前,PC和手机操作系统市场均高度集中。截止今年一季度,微软 Windows 和苹果 MacOS 在 PC 端的市占率分别约为 74% 和 16%,合计达到90% 。在智能手机领域,安卓和苹果iOS基本七三分,合计市占率高达 99%。

  同时,安卓和iOS也凭借众多的开发者逐渐建立起趋于完善的生态系统。目前,全球范围内安卓的开发者数量达到2000万,iOS开发者数量达到2400万。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微软Windows Mobile、三星Bada,以及阿里Yun OS等国产操作系统的失败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但在物联网时代,还没有出现这样一个通吃的操作系统。在不少人看来,鸿蒙或许是国产操作系统崛起的新起点,但想要打造一款成功的操作系统并不容易。

  中科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研究生导师刘俊明表示,要想研发并成功推广一款操作系统需要三方面基础,一是具备较强的技术研发实力,二是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三是具备一定的生态打造能力,华为目前在这三个方面均有一定的实力。

  对初生的鸿蒙而言,生态系统的搭建,是目前面临的最大挑战,这包括合作伙伴的协同、开发者的贡献,以及杀手级的应用等。 但瓶颈不小, 比如在核心的手机市场,目前仅有魅族宣布加入鸿蒙,但并不包括手机。而国内其他头部手机厂商,小米、OPPO、vivo等目前均保持沉默。

  不过,从华为分离出去的荣耀则表达了对鸿蒙的支持。根据鸿蒙对外推出的百机升级计划,自今年第四季度开始,荣耀20、荣耀30、荣耀V30等数十款手机,以及多款荣耀平板将陆续接入鸿蒙系统。

  图|《头号玩家》剧照

  包括项立刚在内的多位人士都指出,华为既做手机,又做系统,相对于谷歌偏中立的态度,目前国内的手机厂商,考虑到海外市场的接受度,可能还是会处于观望态度。“可能会有手机厂商拿出一款手机,做下尝试,但华为要是想让这些厂商进来,肯定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打消他们的顾虑。”项立刚说。

  不过,国泰君安前述分析师认为,在安卓已经成为手机这个中心城市市场事实标准的背景下,鸿蒙直接去做手机市场的意义不大。

  真正培育鸿蒙原生的应用生态,还是得先切入其他IoT硬件设备市场,引导开发者开发基于鸿蒙原生的IoT应用生态,最后再反哺手机鸿蒙原生生态,用“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帮助鸿蒙实现全场景覆盖。

  目前,鸿蒙已经发展1000多个智能硬件合作伙伴,50多个模组和芯片解决方案合作伙伴,并将推出开源系统,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

  华为预测,鸿蒙生态的智能设备数量在2023年将达到12.3亿。按照今年3亿的预期来看,这将会是一个的巨大的飞跃。

  “万物互联时代,没有人会是一座孤岛,每个人、每个设备都是万物互联大陆的一部分。”余承东在6月2日晚的发布会上说。

  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而鸿蒙则是登上这片大陆的钥匙,但能否成为“主人”,仍需时间的检验。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盐财经,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不作任何保证和承诺,若有任何疑问,请与本文作者联系或有侵权行为联系本站删除。(原创稿件未经许可,不可转载,转载请注明来源)
扫一扫关注数字音视工程网公众号

相关阅读related

评论comment

 
验证码:
您还能输入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