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如何帮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小蔺 2021-09-17 13:35:39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最近一段时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向世界作出了“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被列为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而在“十四五”规划中,也把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列为了重要目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数字经济应当在这个过程中有所作为。那么,数字经济究竟如何助力减碳,帮助“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实现呢?要明白这点,我们就需要首先了解一下减碳的基本逻辑。
减增量和压存量:减碳的两条路
从技术细节上看,减碳是非常复杂的工作,但从本质上看,它的原理却相对简单。我们知道,如果想要放干水池里面的水,那么需要做的事情有两件,一是要关掉水龙头,让新的水不再流进来;二是要打开阀门,让积攒的水流走。一样的道理,如果要想让大气中的碳氧化物含量减下来,那么一方面就要“控增量”,减少碳氧化物的排放量;另一方面则要“压存量”,把大气中存在的碳氧化物吸收回来。
明白了减碳的基本逻辑,我们就可以进一步探讨数字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发挥的作用了。
用数字经济实现“控增量”
在“控增量”的思路中,数字经济可以大有作为。首先,数字经济可以帮助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活动。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很多原本在线下进行的活动都可以在线上进行,这就可以将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大幅减少。
例如,过去我们要举办会议,都会选择线下进行。所有的与会人员赶到同一个地方,中间的交通就会产生很多的二氧化碳排放。而如果使用视频通信云会议产品 进行线上沟通,相应的碳排放则会降到很低的程度。
其次,数字经济有助于实现能源的优化利用。通过引进新的技术,数字经济可以实现单位能耗的有效降低,从而实现碳排放的减少。这种效应表现在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数字企业本身正在积极利用新技术优化能源消耗。事实上,数字经济企业本身就是耗能大户,如果它们可以有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那由此产生的减排效果是十分可观的。第二个层面,是数字企业可以将自己的技术能力输出,助力其他行业优化能源消耗。第三个层面,是数字技术有助于推进碳交易市场的培育。碳交易是鼓励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重要举措。在碳交易市场上,能源利用效率更高的企业可以把节约下来的碳排放权额度卖给其他企业。
用数字经济帮助“减存量”
除了帮助“控增量”外,数字经济对于“减存量”也很有帮助。
首先,数字技术有助于提供相应的激励,引导人们更多地植树造林。“助推”理论指出,人的很多行为都会受到十分微小的动机的影响,因而只要对人的动机足够了解,就可以通过十分微小的政策设计去引导人们的行为。应用数字技术,人们可以有效地利用设计助推政策,推进植树造林。例如,网络平台推出的“种植森林”的活动,就是把人们的环保行为进行数字化积分,并用“种树”这种形式进行了一个虚拟的呈现,最后在虚拟树养成之后,再种植一棵真树作为奖励——整个产品在技术上并没有什么革命性创新,在运作成本上也很低。但是,就是这么一款产品,所收到的社会效益却很可观。到2020年9月时,这种网络虚拟“种树”,森林造林超过了2.23亿棵,造林面积超过了306万亩。
其次,数字技术可以帮助资金向研发和应用碳捕获、碳利用技术的企业流动,为其提供支撑。目前,很多国家和地区都采用了“绿色金融”或“可持续金融”,以更低成本的资金提供来鼓励企业选择使用低碳技术。不过,在这个过程中,甄别金融服务的对象就成了一个问题,因为在优惠政策的刺激之下,部分企业会假装成“绿色”企业来骗取金融支持。而在应对类似的问题时,应用物联网技术,金融机构可以很容易了解企业的经营参数,通过人工智能对获取的大数据进行分析,金融机构可以直接勾画出企业对碳捕获和碳利用的程度。根据这些信息,它们就能够更有针对性地把资金提供给那些真正致力于减排的“绿色”企业。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