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微讲坛| 如何构建智慧教学范式?
来源:科大讯飞智慧教育 编辑:lsy631994092 2021-11-15 09:08:19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875所学校、6292个班级、20000多位教师、390000余名学生,蚌埠市智慧学校建设进程中,每个人都是赛场的主力。这场比赛,记录下每个人正在参与的智慧教育:凭借数据的力量,被发现;汇聚数据的价值,被成就。
《智慧教育微讲坛》,打开蚌埠市智慧学校建设项目的最新方式。栏目每期邀请一位演讲嘉宾,学生或者家长,老师或者校长,专家或者局长,他们讲述自己的故事,分享他们对于蚌埠市智慧学校建设项目的实践与感悟。
聚焦人物,表达观点;记录微小,绽放伟大。《智慧教育微讲坛》第三期邀请到蚌埠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校长王强,讲述学校如何基于智慧化教与学工具的应用,构建起贯穿课前、课中、课后全流程的智慧教学范式。
【智慧教育微讲坛·第三期】
,时长03:33
蚌埠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校长王强
以下根据视频内容整理——
大家好,我是蚌埠高新教育集团实验中学校长王强,很高兴担任本期智慧教育微讲坛的演讲者。随着新时代对教育要求的不断提升,我们愈发强烈的感到仅依靠用时用力的工作已无法满足发展的需求,提高课堂质量,优化学生的学习方式才是学校生存发展之根本。
2017年初,经过多次研讨,最终我们将“智慧课堂”作为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在集团的支持下,我们自购设备,采用学生和家长自愿申请、学校随机选择的方式组建起了两届共八个智慧课堂实验班。至2020年全市智慧学校建设启动之时,我们在信息化课改的道路上已经探索了三年。
起初的两届实验班,老师们在一无模式可借鉴、二无专家可求教的情况下开始了探索之路。没有经验就在不断的使用中积累经验,没有模式就在思考和实践中创造模式,将能用的功能先用起来,到将各种功能与教学需要融合起来,再到依据信息化背景设计教学。随着实验班老师的示范作用,当蚌埠市智慧学校建设全面启动的时候,学校有大批老师立刻投入其中,充分享受信息化课堂带来的改变。
今年,在毕业班冲刺的紧张环境之下,九年级智慧课堂仍然常态化应用,并且各项数据均有意义重大的提升。授课总次数6705次,参与授课教师数53人,教师互动总次数14156次,参与互动学生776人,且互动类型中,学生参与互动类型丰富,充分体现了个性化、差异化的教与学,有效的促进了复习质量的提升。
面对新生事物,个人的学习与集体的教研必须同步进行才能整体提高。学校一方面购置书籍,鼓励老师不断学习,要求各种类型公开课必须使用“智慧课堂”平台;另一方面,学校先后两次组织了面向全区和家长的“智慧课堂”公开展示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展示的舞台,同时还利用周三例会,让有经验的老师畅谈心得。此外,学校还邀请刘邦奇教授率领七人团队对学校进行了为期三天的诊断与调研,形成了诊断报告,为学校的未来工作指明了方向。
在不断的摸索与实践之中,我们总结出自己的“智慧课堂”教学范式,优化了“个性化学习手册”,开发了“智慧课堂”背景下的校本作业。两位老师在国家级核心期刊上发表了“智慧课堂”的相关论文,《信息技术与初中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策略研究》的课题即将结题。目前,学校正组织团队全力申报“认知智能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性课题。
未来将是智能的时代,现代信息技术必将深度融合进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之中,实验中学人必将以积极的心态、探索的精神和求实的态度去迎接新的挑战!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