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c应急指挥中心白皮书
来源:数字音视工程网 (原创) 编辑:lsy631994092 2022-11-01 15:38:13 加入收藏
itc应急指挥中心白皮书
数字音视工程网著
“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全套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习近平
前言
2022年开端,应急管理部党委书记、部长黄明主持召开部党委会和部务会,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强调深入学习领悟“两个确立”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把党中央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战略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黄明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两个大局”、应对风险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深化思想认识、坚决贯彻执行,确保不偏向、不变通、不走样。当前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极端天气灾害明显增多,长期积累的安全隐患和新风险集中显现,我们必须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正确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既主动塑造有利于发展的安全环境,又坚决守住安全底线,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保安全。要勇于自我革命,善于从应急管理实践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不断提高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能力。
为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应急指挥体系是国家的重要任务。应急指挥中心作为体系的核心,为形成统一指挥、上下联动、反应灵敏的城市运营管理指挥体系提供重要支撑,有效提高城市运营管理水平,已成为国家及企业积极布局的重点。在应急指挥中心迅速发展的当下,如何把握行业现状,建设标准化应急指挥中心方案,了解其未来变化趋势,对于国家及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序
随着城市人口聚集化程度提高,国家城市化水平持续提升,人类活动高度集中在城市中进行,大中型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面临流动人口膨胀、治安交通形势严峻、资源调配困难等城市管理问题。为提高城市管理效率,应对突发重大事件,预防风险隐患,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成为城市管理的基础,实现对城市运行状态的检测预警,为城市化运行提供综合指挥调度决策根据,实现跨政府部门和行业的事件处理和工作协同。
应急指挥中心当前正处于发展起步初期,本文立足于宏观背景及海量行业数据,研究分析应急指挥中心现状,为行业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方案建设标准,推动应急指挥中心良性发展。itc顺应城市管理发展需求,面向数字政府、数字企业场景,提出现代化应急指挥中心方案,以先进技术为智慧城市治理奠定了安全基础。
itc通过整合软硬件资源,搭建领先的应急指挥中心技术架构设计,以联合指挥协调为主要手段,实现跨行业部门数据汇聚、整合、开发和利用,全面提高城市公共服务能力。
目录
一、 概述
1、 定义
应急指挥中心是应急管理者开展值守、指挥调度、救援协同等应急管理的工作场所。应急指挥中心以跨系统、跨应用的数据资源共享为基础,构建应急管理的监控、展示、指挥、服务和决策的平台,是高度智能化的城市应急系统。通过资源整合将所有不同设备、系统采集到的运行基础数据融合成统一的数据视图,并利用可视化展现技术实现区域运行情况的实时互动展现和控制,改善和提高区域管理和运行效率,增强用户的使用体验,并通过信息集成与多渠道通讯手段实现跨部门协作。
2、 目的
应急指挥中心具有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 的能力,可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提升城市应急管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组成
①音视频系统:应急指挥中心音视频系统组成部分视乎具体需求而定,总体涵盖显示系统、专业扩声系统、数字会议系统、视频会议系统、会议录播系统等。显示系统与专业扩声系统是其中尤为重要的部分,显示系统包括投影、LED屏、DLP背投等技术,音响扩声系统包括音箱、功放、话筒等基础设备。
②集中控制系统:应急指挥中心设备数量多,处理事务紧急,必须协调各部门进行联动合作,需要一个统一的平台将资源进行集中分配,常以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为载体形式。集中控制系统负责把各系统组成部分、各功能设备集合起来进行优化控制、集中控制。AVSI中的控制系统具有高度专业性、可扩展性和可编程性,移动端和设备端均可轻易进行集中控制、信号切换等功能,并可实现高度定制化的个性需求模式,如日常运作自行维护、设置定时开关等。
4、 功能
应急指挥中心主要功能模块包括:安全态势,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实时更新区域内风险分布情况、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突发事件、自然灾害等情况;应急指挥,整合辖区应急保障数据,嵌入融合通信功能,提实现应急信息共享、资源数据整合、联动指挥调度,分组分级调度;应急联动,联动社会群众、社会组织等第三方,通报突发事件,实现应急信息共享与协同,提升区域整体应急水平;日常工作管理,汇总日常监管数据,落实安全监管责任及推进安全预防措施实施;决策分析,通过多方数据汇总,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二、背景分析
1、 政策因素
2018年12月,国家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应急管理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框架》 (2018-2022年)通知。通知指出,面对严峻复杂的自然灾害和生产安全形势,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仍然相对落后,应急管理信息化水平不高,迫切需要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建设全面支撑具有系统化、扁平化、立体化、智能化、人性化特征,与大国应急管理能力相适应的中国现代应急管理体系。通知明确了应急指挥体系的数据化基础,指出了信息化数据是应急指挥中心的重要决策保障,提出了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应用为关键核心,最大限度发挥应急指挥中心信息化效能。
2019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应急基础信息管理》的通知,按照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互联网+监管”系统建设方案,构建一体化全覆盖的全国应急管理大数据应用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深化应急基础信息的分析和应用,实现风险和隐患信息的动态监测管理,实现重大风险和隐患在线监测、超前预警预报和灾害事故高效处置。
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提出建设安全生产案例库、应急演练情景库、应急处置预案库、应急处置专家库、应急救援队伍库和应急救援物资库,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开展安全生产风险仿真、应急演练和隐患排查,推动应急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提升应急处置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快速响应能力。
中央印发的《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行业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到2021年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行业将增加30%。
2、 社会因素
近两年新冠肺炎的发生和防治是国家面临的重要灾害考验,全国各系统应急指挥中心在抗疫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这场抗战中,应急指挥体系暴露出了不完善、不及时等缺陷,普通民众和社会组织也呈现出了一种松散的结构状态,与应急指挥中心形成的统一应急联动十分薄弱,充分说明政府应持续推进完善建设应急指挥中心,建立更高效的应急指挥体系。
除新冠疫情外,今年极端天气引发多地发生严重水灾,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这类突发事件也在检验着应急指挥救援体系的完成度。建设先进的数字化应急指挥中心体系刻不容缓。
3、 行业因素
应急指挥中心行业正处于初期快速发展阶段,预计2021市场规模达40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140%,同比增长19.4%。随着新基建、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应急指挥中心引入更高效信息化系统,有效解决了传统指挥中心数据同步不及时、各部门协作不及时、交互程度低等问题。依托先进技术,应急指挥中心行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迎来了难得一遇的战略机遇期。
三、现状分析
应急指挥中心正处急速发展期,目前存在技术更新与发展速度不匹配、设备更新与实际要求不匹配等问题。第一,基础平台不满足应急指挥承载要求,信息化水平落后。国内传统应急指挥中心基础设施使用多年,相关技术已经落后,技术手段单一,数据量低、更新不及时、覆盖不全面,应急联动机制不完善,无法满足当前应急指挥调度需求。第二,当前应急指挥中心建设标准化、流程化程度不足,各单位系统体系产品涉及架构种类繁多,信息技术标准不统一,为扩展互通带来了难度。第三,行业供应链整合度低,作为长周期产品,制造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市场流通度低,主要依赖政企项目采购需求。
四、 itc指挥中心方案
itc为现代指挥中心建设提供了高效可行的方案,系统构成包含分布式系统、无感调度系统、LED显示系统、扩声系统、会议系统、远程视频会议系统、录播系统等。
1、 分布式系统设计
在指挥调度中心设计分布式综合管理平台1套,可通过对核心处理层各子系统的进行集中调度、管控,从而帮助用户对应用层各功能模块进行智能化场景应用。通过统一、简易、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协助系统管理员完成指挥中心的集中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仅通过浏览器即可实现系统的管理和应用。通过定制化的UI应用,界面展现以移动端(PAD、触摸屏、)为主,兼顾PC桌面使用实现可视化操作。通过可视化交互界面,让使用者一键式即可完成场景布局和切换。
中控控制系统可通过软件编程,对所有需要控制的设备进行设计与编程后,在触摸屏上通过触摸的方式即可对设备进行智能化的管理与控制,如对所有主要设备进行集中智能启动、调整及关闭等操作,极大程度的避免和减少了操作人员的误操作,简化操作工作,控制了进程。可存储多套场景,通过调用场景实现会前及会议后设备的一键管控。支持搭配科大讯飞语音识别引擎实现语音音控制空调温度、音响音量、窗帘开闭、灯光开关、摄像头动作、中控场景切换等功能。
2、 无感调度系统
itc无感调度系统集成KVM坐席管理、大屏显示调度、物联设备控制、音频综合管理、视频录制管理等五大系统;具有视频画面无损、无缝拼接、视频传输25ms内低延迟、操作流畅等特点。其核心的KVM坐席管理采用独有浅压缩技术及硬件芯片,实现超低延时,带来“无感”操作体验。而通过接入拼接矩阵实现画面拼接上屏,漫游,控制端可视化操作。实现了开放式对接框架,物联中控、视频录制、音频管理等自身系统生态可与周边系统对接接入,提供更高的第三方平台对接自由度。
通过接入网络中控主机,无感调度系统实现了远程管理会议室的环境设备、集中管理、场景调用。同时,其模块化系统框架,意味着通过“搭积木式”接入不同功能模块设备,可满足不同场景下功能需求。
3、 显示系统设计
指挥调度大厅根据使用环境设计一套LED显示屏,主要用于显示指挥大厅文字、图片、视频画面信号等,通过机房DVD机、或者PC电脑等可以播放常规媒体信息。LED显示系统具有图像清晰度高、画面流畅度高、画面细腻逼真、画面矫正、超宽视角显示、拼接无视觉黑缝、智能调节亮度、节能环保、使用寿命长、维护成本低、维修速度快等功能特点。
4、 专业扩声系统设计
扬声器的布局是各场所扩声系统设计的重要一环,几项重要的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将直接与此有关。整个扩声系统采用主次搭配,从前区到后场,从顶部到底部,每个区域都要求能有优质的音响效果。设计原则遵循:全部听众区内的声压分布均匀;听众区上的声源方向感良好,即观众听到的扬声器的声音与看到的发言者在方向上一致;扬声器的位置在建筑上合理美观,不影响其他设备的使用;控制声反馈和避免产生回声干扰。
5、 数字会议系统设计
指挥中心数字会议系统采用itc第三代技术讯笛数字会议系统,话筒单元具有环形双链路备份功能,一旦任意话筒单元或话筒单元A与话筒单元B之间的链路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到其他话筒单元的工作,保证系统运行的稳定性,最大程度降低对会议秩序的影响。数字会议系统统采用手拉手方式连接,发言单元摆放桌面安装,灵活便,布线量少,不影响整体装修布局。
6、 视频会议系统设计
部署远程视频会议系统满足指挥大厅与上下级部门之间及外出办公人员开展远程在线视频会议;远程视频会议系统采用国际标准通信协议—H.323、SIP等标准协议,同时支持VCS通讯协议,支持电子白板、文件共享等数据会议功能,满足指挥中心远程指挥调度。
7、 会议录播系统设计
全自动高清会议录播系统针对指挥中心行业音视频记录、管理和发布等需求而研发的全高清录播系统,全高清录播系统采用嵌入式一体化设计,集高清视频编码、录制、点播、直播、导播及录播平台一体的专业录播设备。采用目前国际上领先的H.264 High Profile高清编码方式,全高清1080P@60帧视频记录,可以轻松获得纤毫毕现的细腻画质,丰富绝伦的图像细节,是高清时代会议视频记录的优秀技术体现,支持HDMI、SDI高清视频和VGA、色差标清视频录制,支持多种视频格式输入,行业首家设计单点录播和云录播两种录播模式。
itc指挥中心综合信息汇聚、现场图像接入、音视频会商、单兵系统图像接入、无人机图像接入、应急车图像接入、监控画面接入等。 方便领导指挥调度、信号调阅等需求。坐席管理系统使用KVM系统,可避免使用多台键盘、鼠标等终端设备,从而减少辐射、减少能耗和碳排放,营造健康环保节能的工作环境,有效提高大规模应用的管理能力。坐席值班人员,时刻盯紧各路视频信号,能在第一时间内发现紧急情况,向上级领导汇报。领导在接到紧急情况汇报时,能及时召开应急会议,跟上下级单位进行视频会商,同时确保会议内容保密性。
信息化建设确保系统的先进性、前沿性。施工简单,维护方便;在操作上更加人性化、智能化。最终实现“接报到事件、管理到数据、看得到视频、研判到结果、调度到资源、指挥到人员、协同到部门、辅助到决策、处置到事件”的建设目标。
五、 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智慧城市应急指挥建设需求增长,应急指挥中心属性将进一步细分,形成创新型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创投型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媒体型应急指挥中心系统、产业型应急指挥中心系统和服务型应急指挥中心系统等。政府部门应急指挥中心仍占主要比重,一般企业应急指挥中心中心需求持续上涨,应急指挥中心商业化程度加深。
政策方面,国家提出“碳中和”目标,碳交易价格波动,同向影响应急指挥中心系统行业利润,也涉及到应急指挥中心应用的主要目标市场——能源、电力、交通等领域,牵一发而动全身。预计应急指挥中心将围绕政策为核心,实现行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同时,《“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中将大数据产业发展目标定为到2025年,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25%左右,创新力强、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现代化大数据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届时将进一步带动应急指挥中心产业需求增长,相应打造更完善的应急指挥中心体系。《“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求提高数字政府建设水平,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政府管理服务,具体包括:一要构建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推动地方、部门各类政务专网向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应联尽联、信息共享;完善国家人口、法人、自然资源、经济数据等基础信息库,提升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能力,深化数字技术在公共卫生、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等。
六、 总结
2021年,应急管理部提出充分发挥各方优势,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应急救援能力建设逐步完善,持续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夯实应急管理基础,大力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坚决有力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工作。随着国家数字化建设能力提升,在以应急管理部为代表的政府部门及行业先行者带领之下,应急指挥中心将进一步完善,为数据化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