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说 | 北京冬奥开幕式视效导演曹雨西——凝固的维度
来源:光峰专业显示 编辑:lgh 2024-12-31 10:24:13 加入收藏 咨询

所在单位: | * |
姓名: | * |
手机: | * |
职位: | |
邮箱: | * |
其他联系方式: | |
咨询内容: | |
验证码: |
|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数字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席卷各个领域,新媒体艺术蓬勃兴起,不断拓宽传统艺术边界。在各类艺术展览中,令人惊叹的沉浸式交互装置,通过前沿科技与艺术创意的融合,吸引着大众沉浸其中感受艺术魅力。然而,随着经济周期的起伏和热潮的退去,艺术消费市场悄然迈向发展的十字路口,亟待从业者们重新进行审视与布局。
本期大咖说有幸邀请到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导演、新媒体艺术家——曹雨西老师。在本次分享中,曹老师以《凝固的维度:新媒体艺术的创作到底是什么?面对经济周期和热潮褪去,未来艺术消费到底该何去何从?》为主题,在全新的数字艺术语境下,阐述新媒体如何作为探索空间艺术的媒介,引领观众思考动态艺术的本质内容,重启对新媒体艺术的想象。


作为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导演,同时也是北京冬奥会上最年轻的90后视效导演,曹雨西老师在本次分享开场时,以其参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视效制作的经历为切入点,深入阐述了其间所面临的诸多挑战与创新实践。当时,冬奥会开幕式受到预算及场地环境等诸多条件的制约,在此背景下,曹老师团队凭借出色的视觉设计能力,实现了“将全世界雪花引到一起”这一富有创意与凝聚力的概念呈现。


进而,曹老师通过多个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案例,深入介绍了在多元空间场景下的创作实践,这些实践为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勾勒出丰富多元的蓝图。例如,受《星际穿越》启发,在今日美术馆群展中运用投影技术构建沉浸式装置,让观众沉浸于奇幻艺术情境;以深港双年展的二维码为题材,将动态演绎融入城市楼体天际线,展现赛博朋克与未来主义融合的独特文化魅力;在大兴国际机场登机口利用动态粒子模拟结合摄像头互动,呈现富有东方美学韵味的画面……

这些项目均通过契合各空间特性的创新创作手法,为新媒体艺术在多元公共空间的展示与应用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例,有力推动行业探索不同场景下的艺术呈现模式。

在本次分享中,曹雨西老师还着重阐述了技术与内容创作的紧密联系。如何有效寻找并呈现优质内容是众多从业者在项目创作中会面临的问题。曹雨西老师通过案例分析,深入探讨了技术与内容创作相结合的方法,为项目中的内容创作提供了灵感。

曹雨西老师作品 | 人工智能山水画

《人工智能山水图》系列作品把传统山水画融入现代科技环境。其创作灵感源于人工智能算法模型技术和StyleGAN风格化生成网络(这种网络能通过随机向量生成图像,如人脸、动物、风景图)。曹雨西老师以中国山水画为创作根基,从互联网搜集了数万张不同年代、不同创作者的山水画作品,由此构建山水画数据库来训练人工智能生成图像,并将作品最终呈现给观众。

曹雨西老师作品 | 人工智能山水图

而在《四时比邻》项目中,曹老师团队则采用了三维扫描技术来还原树叶形态,并根据项目展示地点深入挖掘树木背后的地域文化信息,进行不同的视觉创作表达。

曹雨西老师作品 | 四时比邻
例如在南京万象天地的四时比邻装置画面,他们通过对紫藤古树进行数字化处理,使其在新媒体艺术中重获新生。

曹雨西老师作品 | 四时比邻

此外,曹雨西老师的作品还充分利用了无人机、开源地形数据等技术手段获取内容素材,并巧妙地将这些素材运用到新媒体艺术创作中,进而将原始素材转化为令人瞩目的新媒体艺术作品。

曹雨西老师工作室网站
曹雨西老师无疑是一位积极拥抱新技术,并善于将其深度融入艺术创作过程的杰出艺术家。面对技术工具与社会审美需求的发展,他大胆跨界融合,依据不同展示场景的特性打磨作品,在本次分享中,用其实践探索经验为大家带来一部生动的教科书。


评论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