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长虹为“产品定义权”而战

长虹为“产品定义权”而战

2009-09-29 00:00:00 来源:中国数字音视网
<p>  &ldquo;2007年长虹的研发费用为15亿多元,2008年达到了17亿多。&rdquo;长虹副总工程师阳丹说,&ldquo;这个数字占长虹销售收入的5%以上,未来还有增长空间。&rdquo;</p> <p>  长虹的巨额研发费用投向了哪里?在长虹的创新发展战略路线图上,记者发现了一个专用名词&ldquo;核高基&rdquo;。阳丹解释:&ldquo;就是致力于研发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rdquo;</p> <p>  要占据竞争的制高点,必须要有市场话语权;要有市场话语权,必须有产品定义权;要有产品定义权,必须掌握核心技术&mdash;&mdash;长虹的创新,就是为&ldquo;产品定义权&rdquo;而战。</p> <p>  <b>技术创新:</b></p> <p>  <b>&ldquo;中国心&rdquo;造就&ldquo;中国芯&rdquo;</b></p> <p>  &ldquo;缺芯少屏&rdquo;可概括国内彩电产业的现状。占成本60%&mdash;80%的显示屏、集中了核心技术的芯片掌握在国外企业的手中,国内彩电企业的利润被压缩在了极小的空间。</p> <p>  是自主创新,自己闯一条路出来?还是直接购买专利使用权?长虹选择了自主创新:要做百年企业,就必须提前涉足十乃至二十年后行业内的核心技术。</p> <p>  2005年,在美国呆了21年的杨刚博士,应长虹董事长赵勇之约,担任虹微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启动了研发&ldquo;中国芯&rdquo;的航程。他是全球第一批研发CDMA芯片的先行者,在国内外拥有40余项个人专利。</p> <p>  2008年10月,长虹数字音视频处理SoC芯片研发成功。SoC芯片的诞生,标志着长虹在研发世界级&ldquo;中国芯&rdquo;的道路上迈出坚定有力的一步,揭开了长虹在中国彩电业告别低水平价格战,向价值竞争转型的序幕。短期内,虹微可为长虹提供具有自我特色的核心芯片,提升产品差异化竞争能力。长期来看,则将开拓出一个全新的产业方向,大幅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实力,使公司的设计能力从应用层面向上游核心层面扩展,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p> <p>  目前,以虹微电子为主体的集成电路设计能力,以长虹国家级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嵌入式软件设计能力,以长虹创新设计中心为主体的工业设计能力,以长虹工程技术中心为主体的工程技术能力,像四根柱子,牢牢撑起长虹&ldquo;技术自主创新&rdquo;平台。</p> <p>  <b>产业创新:</b></p> <p>  <b>&ldquo;多路出击&rdquo;与&ldquo;垂直整合&rdquo;</b></p> <p>  长虹把&ldquo;产业创新&rdquo;的重点放在了关键部件上,一个是平板显示屏,一个是压缩机。</p> <p>  在显示屏方面,长虹多路出击。</p> <p>  一是以&ldquo;修道&rdquo;的方式,总投资20亿美元,分期建设年产600万片(以42英寸计)的等离子屏生产线,不仅可以满足自己所需,还可以为国内其他彩电企业配套。如今一期工程已经达产,形成年产108万片的生产能力。二是以&ldquo;借道&rdquo;的方式,通过资本运作,与台湾友达组建合资公司,生产液晶模组。三是以&ldquo;循道&rdquo;的方式,投资建设OLED显示屏生产线,率先掌握未来的新型显示技术。目前,长虹是唯一一家同时发展等离子 (PDP)、LCD、OLED显示技术的中国家电厂商。</p> <p>  在压缩机方面,2007年4月,长虹与台湾东元集团在绵阳合资建设空调压缩机生产线,并于2008年底投产;2007年12月,长虹成功竞买华意压缩29.92%的股份,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冰箱压缩机生产企业华意压缩的第一大股东。抓到了压缩机,就抓住了冰箱和空调的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使长虹空调,以及长虹旗下美菱冰箱有了可靠的上游关键部件保障,实现了产业的&ldquo;垂直整 合&rdquo;,使得长虹的产业链一直延伸到了空调和冰箱的&ldquo;心脏&rdquo;。</p> <p>  <b>创新秘诀:</b></p> <p>  <b>先&ldquo;修炼&rdquo;,再&ldquo;下山&rdquo;</b></p> <p>  长虹投资原则有&ldquo;三个不能省&rdquo;,其中之一是&ldquo;研发费用不能省&rdquo;。</p> <p>  长虹&ldquo;技术委员会&rdquo;每年为成员提供经费供其凭喜好作科研,并不要求研究与公司的业务有关。</p> <p>  花钱养这样一批&ldquo;闲人&rdquo;值不值?长虹人认为,要成为一个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3C信息家电综合产品与服务提供商,产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眼前看似无用的业务,说不定就是未来长虹的&ldquo;杀手锏&rdquo;和&ldquo;取款机&rdquo;。这个&ldquo;技术委员会&rdquo;不是解决眼前问题的,是解决五年、十年以后问题的。</p> <p>  这其中,就有一个&ldquo;修炼&rdquo;与&ldquo;下山&rdquo;的辩证关系。只有&ldquo;修炼&rdquo;得功力超群,一旦&ldquo;下山&rdquo;,才能攻城掠池,成就大业。</p> <p>  在长虹内部,研发人员分为技术研发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目前,长虹已经储备了一批技术人才,一段时间内不硬性要求出成果,在研发水平积累到一定时候,技术研发人员和产品开发人员&ldquo;对接&rdquo;,才把原有的技术成果应用到产品里去。这样一来,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设计出一个新产品,并定义这个产品。</p> <p>  为产品定义权而战,长虹已经迈出了有力的一步。</p>
[责任编辑:数字音视工程]返回首页
关于长虹电子
长虹电子

四川长虹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是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拥有一支由电子、软件、机械、系统集成等各行专家组成的研发队伍,...[详细]

热点聚焦
联系长虹电子
地址: 四川省绵阳市科创园区孵化园二期
电话: 0816-8330699、0816-8330713、15815588629
传真: 0816-833 0698
sunsumian@changhong.com;chssc@changhong.com
长虹电子产品
产品热点

责任编辑:

技术支持:数字音视工程网